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中国支原体肺炎流行现状 | 呼吸临床研究展播

2025-03-21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成果名称: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中国肺炎支原体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突变特征

Whole-genome sequencing unveils the outbreak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mainland China

发表期刊:《柳叶刀•微生物》(Lancet Mocrobe,IF 20.9

通讯作者:俞云松教授 周华教授 

主要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解读


2023年10中旬以来,中国北部地区(例如北京市和辽宁省)的呼吸道疾病显著增加,流感样疾病病例明显多于过去三年,这种趋势可能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等 病原体的传播有关。然而,目前仍然缺乏有关中国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病学和耐药率的数据,这可能与肺炎支原体本身难以 培养有关。这种诊断挑战的存在使得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 分子诊断方法成为被期待的手段。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全基因组捕获测序揭示中国内地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及耐药特点。

这是一项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研究收集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等医院的成人或儿童的肺炎支 原体阳性的肺泡灌洗液样本,这些样本来自中国七个地区(包 括西南、西北、中部、南部、东部、北部和东北),并进一 步对样本进行了基于肺炎支原体全基因组捕获测序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包括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系统发育分析及耐药突变分析。

从2021年6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中国七个地区的106名儿童和130名成人中收集了236个肺炎支原体阳性肺泡灌洗液样本。有91个样本适合进行MLST。MLST分析提示,序列类型(ST)3(n=63,69.23%)和ST14(n=21,23.07%)是主要的肺炎支原体流行株(图1);其次是ST7型(n=7,7.69%)。将cgMLST和MLST分析相结合,236个样本中的 149个样本可以进行分型,其中ST3型(n=104,69.79%)和 ST14型(n=29,19.46%)是最常见的;其次是ST7型 (n=13,8.72%)。在236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样本中,168个样本产生了足够的测序数据能够满足耐药突变分析。研究显示,ST3型和ST14型的菌株多存在A2063G突变,而ST7型菌株未发现此突变;23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率为88.10%(n=148),均为 A2063G突变(图2)。系统发育树(图3)揭示了中国主要流行的肺炎支原体克隆与全球流行克隆之间的进化关系。结果 表明,全球流行的ST3型(P11型)和ST14型(P12型)肺炎支原体自2022年以来也一直在中国流行。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该项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底肺炎支原体在中国内地 出现了新的流行高峰,主要流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此外,该研究强调了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并在我国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监测方面发挥作用。


专家点评

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我们的研究数据表明,2023年冬季至2024年春季,多家三甲医院的肺炎支原体的检出阳性率明显增加,并且总体形势与既往媒体报道的时间点基本一致。

传统的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血清学检测存在局限性,造成病原体流行病学数据和药敏数据匮乏。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可成为诊断肺炎支原体并获得其流行病学与耐药情况的重要技术手段。

目前临床上对支原体培养困难、药物敏感性数据缺乏,我们的研究采用了高通量测序新方法,进行了耐药突变率及耐药突变分布的分析,证实了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相关的耐药突变率确实处于较高水平。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利用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等新型工具,实时、迅速地开展前瞻性的病原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此外,鉴于本研究证实了肺炎支原体克隆传播存在地区差异,未来拟纳入更多不同地区的样本,使得分析结果更加能够代表每个地区。



作者简介


周华.png
周华 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感染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感染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分会青委副主委、感染学组副组长

浙江省呼吸系统感染诊治联盟执行主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奖励2项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