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0 CCO|一切为患者!这支“多学科精英军团”抗击结直肠癌超20年

2020-11-07作者:论坛报肿瘤小编资讯

微信图片_20201103175654.jpg


2020中国瘤学大会将于11月于广州召开,届时,全国各地瘤防治领域的顶级专家将共赴羊城论道。中肿20个单病种多学科团队将借风踏浪,集体亮相预热2020CCO,在把肿瘤防治工作做精做诚的同时,与全国肿瘤学各位名家同道交流学习,携手并进。肿瘤防治,赢在整合!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37万人,导致的死亡病例超过19万人,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往往已到中晚期,疗效不佳。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仍有许多尚无定论的问题,以结直肠癌患者最常发生的肝转移为例,是应该首选手术切除呢,还是先做化疗观察疗效后二期切除呢?要解决这类问题,仅仅依靠单一学科是远远不够的。


22年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肿”)的专家们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决定打破学科之间的“门户之见”,组建一支多学科诊疗MDT“精英军团”,尽最大努力一切为了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这支多学科“精英军团”的发起人是我国著名的结直肠癌专家、有“造口人之父”美称的万德森教授。每逢周二下午,由外科、内科、影像科、介入科、病理科、生物治疗科等专业的专家们联合经验丰富的造口,联袂为各类结直肠癌疑难病例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同时交流最新学术进展,共同谋划新的临床研究方案。


22年来,这样的多学科会诊风雨不改,让无数患者获益,也让这支“混编军团”成为了今天国内结直肠癌领域最有影响力的MDT团队之一。

微信图片_20201103174721.jpg

团队合影

打破门户之见!从疑难病例会诊开始探索


1998年,时任中结直肠癌首席专家万德森教授联合瘤内科何友兼教授和放射治疗科崔念基教授,在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以疑难病例会诊”的形式,开启了每周一次的结直肠癌MDT抗癌之路。在最初结直肠科、内科、放疗科3个科室的基础上,固定参与病例会诊讨论的学科也逐渐扩展到肝胆外科、介入科、生物治疗科和超声科等部门,而病理科、胸外科、核医学科的专家们则随时待命,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长期以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给患者带来的获益是多方面的。例如,术前影像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术中超声的应用,可以发现更多肝转移灶,从而让手术切除更为彻底;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可以使原本不可切除的病灶获得手术机会;术后的辅助治疗则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治疗效果;而射频消融与手术联合应用,则可以解决特殊部位病灶的“定点清除”难题......


微信图片_20201103174731.jpg


硬核数据说话!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不足一成

结直肠癌MDT团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周会诊的患者中,90%都是门诊患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经广州或周边省市医院推荐,慕名前来的。支撑这种吸引力的是一组组硬核的数据,如近10年来,在中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高达82%,直肠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也高达73%,而术后局部复发率仅为6~8%。


微信图片_20201103174733.jpg


中肿结直肠癌MDT团队还一直积极参与国内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的示范、推广和教育工作。2015年,原国家卫计委决定在全国推广结直肠癌MDT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结直肠癌MDT团队也被遴选为全国首批4个示范单位之一。2016年该团队牵头撰写的《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MDT临床实践共识》,深受国内同行好评。2018-2019年以该团队中的青年医师组成的队伍,更是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结直肠癌MDT病例比赛的冠军,显示了该团队强大的人才储备实力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在科技成果项目方面,中结直肠癌MDT团队也是硕果累累。早在2015年,以徐瑞华教授、万德森教授和潘志忠教授等为主要负责人的《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研究和应用》项目就分别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以及广东省科技技术奖一等奖,更在2016年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中结直肠癌MDT团队已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领军团队之一,然而“一切为了患者”的初心从未改变,这支“多学科精英军团”一定能够在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赶超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