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从津门吹响“三高共管”的号角 ——中华医学会第一次高血压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防治大会顺利开幕

2024-04-01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2024年3月29—31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天津康汇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一次高血压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防治大会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是以高血压和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为主题的专题会议,由高血压学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心血管创新与转化学组和基础研究学组共同承办。



三月春和海棠花开正好,齐聚津门共襄学术盛会。3月29日上午,中华医学会第一次高血压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防治大会在李玉明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栩冬同志和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同志分别致开幕演讲和祝贺致辞。天津市医学会会长申长虹同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创新与转化学组组长孔祥清教授、基础研究学组组长高炜教授及心血管病学分会的常委、委员也在现场共同见证首届高血压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防治大会的启动。



开幕
群贤毕至,嘉会再得


韩雅玲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是继中华医学会全国心血管年会和中国临床心血管病学大会(4C)大会之后,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办的第三个学术会议,并强调了本次会议在推动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韩院士提到,2024年是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攻坚之年。只有实现“三高共管”、对所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控和齐抓共管,才能实现关口前移、从上游遏制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流行和危害。


马长生教授表达了对天津城市发展的积极印象。他提出了在随机对照研究(RCT)的数量和质量在未来十年内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并强调心血管专家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马长生教授表示,未来将继续努力,争取保持心血管病学分会的模范地位,鼓励与会者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共同为我国慢病防治作出新的贡献。


王栩冬主任代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人民健康对于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他介绍了天津市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在推动医疗机构发挥主导作用方面的努力,并展望未来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新机遇。


王大方副秘书长回顾了心血管病学分会在韩雅玲院士担任主委期间的工作成就,特别是在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国际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贡献。王大方副秘书长还特别感谢了天津康汇医院团队对会议的组织工作,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主旨论坛
大咖发言、掷地有声


全体大会由杨跃进教授、孔祥清教授、刘斌教授和王祖禄教授主持,韩雅玲院士、马长生教授、胡大一教授、李玉明教授、高炜教授、孔祥清教授、唐熠达教授和张运院士介绍了高血压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及相关领域最前沿进展,共同探讨疾病防治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吹响“三高共管”的号角

韩雅玲院士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优化血压控制的三个关键点。一是要更严标准,强化血压管理。多项研究已经证实,控制血压<130/80 mmHg能够为多数高血压患者带来诸多获益。二是更宽视角,多管齐下,综合控制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多重危险因。“三高共管”、早期干预,确实能够显著的降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三是更远考量应用能改善预后的新型药物,如T2DM患者合理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最后,韩院士呼吁各位心血管同道响应号召,优化血压控制之路,防线前移、时不我待,积极参与到高血压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中。


坚持心血管健康八要素

马长生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的全球人口主要死亡原因,更是中国居民的头号死亡杀手。他指出,在中国,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和高血糖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的高血压达标率较低,想要完成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甚至赶超发达国家的血压防控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马长生教授详细介绍了美国AHA心血管健康指南在2022年提出的“心血管健康八要素”,包括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积极锻炼、戒烟、健康睡眠、管理血压、控制血脂和控制血糖。而且研究已经证实,通过坚持“心血管健康八要素”,能够明显增加预期寿命。



心血管疾病预防:主动健康

胡大一教授在远程报告中再次强调了主动健康的重要性。他提出,健康是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责任的大事,并倡导“健康我做主,我健康我负责”的理念。胡教授指出,除了提升主动健康的意识和责任,也要持续学习预防疾病和康复医学的知识和能力,当然还要重视主动健康的实践和时效,做到知行合一。胡大一教授强调了两条主动健康需要守好的防线和五大处方。两条防线即健康生活方式和及时管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五大处方,即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戒烟限酒处方。胡教授期待更多的医生能够推动从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移,务实做事,脚踏实地。


高血压专科建设:任重道远

李玉明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推动高血压专科建设是推动高血压防治的必经之路,是将医防融合落到实处的关键。高血压专科需要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继发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和特殊人群的高血压。高血压科医生,不仅仅要着眼于专科影像、检测,也要与泌尿外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呼吸科以及药学部门等等诸多科室合作。规范检查血压至关重要,医院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是否存在白大衣效应,家庭自测血压的结果是否可靠也值得进一步医生考虑。互联网医院的存在,促成慢病管理中完成闭环,希望未来能循序渐进、加强合作,共建好高血压专科。


代谢紊乱与高血压的运动干预研究

高炜教授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高血压与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她介绍,谢紊乱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的机制,但目前高血压的质量很少关注代谢相关指标,亟待进一步研发出新的靶点和治疗方向。运动干预在高血压和代谢性疾病干预中的都占据重要地位。高教授分享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心脏康复和运动康复方面的研究,相关大鼠模型的研究证实运动产生的获益具有记忆效应,即运动需要长期坚持。高炜教授分享了北医三院建立的多个研究队列,期待未来能从运动干预、生物标志物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数据方面等为高血压和代谢性疾病提供新靶点的干预策略。


心血管创新与转化:路在何方

孔祥清教授坦言,中国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虽然数量众多,但在转化应用方面仍有待提高。当前医疗创新现状有个不够:医生创新意识不够、政策不配套,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平台。他认为,医疗创新的三驾马车中,医生只是源头,负责临床方案的实施,其余部分应交由专业对口的人处理。孔祥清教授从当前已经开展了8年的在研项目分享了自己关于医学创新的思路。他提出,找到致病源点是实现永久性主动病因治疗的关键。为解决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控制率低的问题,他转向研究肾周脂肪,以通过其神经信号的阻滞完成血压控制,在临床验证中疗效很好。孔教授最后总结,验证假设的过程需要埋头苦干,但要记得“抬头看路”。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未来可期

徐标教授代表唐熠达教授做了大会报告,他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定义谈起,指出这类疾病需要综合干预,例如多科室合作、新型药物、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基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这些特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立了多学科交叉合作的专病门诊——心血管代谢门诊,“一站式”综合管理多重代谢紊乱患者。在门诊实践中,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从单一组学到多组学,如何实现个性化医疗是心血管代谢门诊面临的必然挑战,可穿戴监测设备的应用也将为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高血压心脏重构的诊断标准:月亮还是中国的圆

张运院士介绍, 高血压引起的左房扩大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强预测因子。但中国健康成人超声心动图正常值范围多数显著小于欧美超声心动图指南推荐的正常值。怀着欧美指南推荐的高血压左室和左房重构的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的高血压患者的疑惑,张运院士牵头发起了相关研究,其结果证实,根据国际指南推荐与依据我国正常值所建立的两种诊断标准所得出的我国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和左房扩大的发生率以及四种左室构型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若采用国际指南的诊断标准可导致我国高血压患者左室和左房重构的严重误诊。该成果发表在2021年《欧洲心脏杂志-心血管影像》(European Heart Journal - Cardiovascular Imaging)杂志并获同期编辑部述评





此外,第一次高血压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防治大会还设立了高血压与心衰创新论坛,高血压热点论坛,RDN新技术、新器械论坛,高血压基础研究论坛,心血管代谢论坛,高血压疑难病例论坛和高血压循证与临床论坛等多个分论坛,为参会心内同道们打造了一场场内容充裕、主题鲜明的学术饕餮盛宴。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