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红细胞疾病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进一步提升临床医生对红细胞疾病的诊疗水平,推动红细胞疾病亚专科高质量发展,2024年1月6日下午,第四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CASH)红细胞疾病专题论坛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血液病学专家、研究人员以及临床医生汇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红细胞疾病专题论坛,探讨红细胞疾病的基础前沿、临床进展。本次论坛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院长施均、暨南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李扬秋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付蓉共同担任论坛主席。
CASH
开场致辞
从左至右依次为:施均教授、付蓉教授、李扬秋教授致辞
施均教授首先向与会者传达了大会的宗旨,强调了医学研究在改善人类健康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强调了红细胞论坛涉及各种红细胞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希望此次论坛的召开能够促进红细胞疾病的诊疗进展。李扬秋教授和付蓉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第四届CASH大会及红细胞疾病专题论坛的召开表示了祝贺,同样表达了红细胞疾病研究未来的期许和探索。三位主席的精彩致辞为本次论坛揭开了帷幕,开启了本次学术交流。
CASH
学术报告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张连生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任金海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刘红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中兴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宋强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赖永榕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顺清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戴敏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容容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书倩教授共同主持会议。
CASH
交叉融合:CAR-T与血液病学
付蓉教授作报告
付蓉教授带来的第一个主题讲座聚焦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相关血液学毒性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交叉融合促进血液疾病诊疗进展。她深入讲述了CAR-T细胞疗法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等,并对CAR-T治疗引起的骨髓衰竭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应关注CAR-T细胞疗法等新疗法导致的造血衰竭,这进一步拓宽了红系疾病的研究谱。
CASH
临床实践: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
韩冰教授作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韩冰教授介绍了PRCA的临床诊治现状,并对临床上如何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类复杂疾病以及未来治疗策略的潜在变化进行了报告分析。韩冰教授分享了其研究团队使用西罗莫司治疗PRCA的相关进展,为制定更加适用于中国人群的PRCA诊疗指南提供了详实依据。
CASH
溶血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研究的新里程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张凤奎教授、Austin Kulasekararaj作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临床首席专家张凤奎教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院的Austin Kulasekararaj教授共同深入探讨了PNH的诊疗进展,从PNH的病理机制到最新补体抑制剂临床试验,对近期美国血液学会(ASH)会议上PNH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强调了多中心合作在推动疾病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并为众多血液学研究者带来了新的科研灵感。
CASH
专题深掘:血液学的多方位视角
施均教授作报告
施均教授围绕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应用进行了分享。在较低危MDS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TPO-RA显示出一定的应答率,且耐受性良好。在AA患者中,免疫抑制治疗序贯、联合TPO-RA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不同TPO-RA之间疗效相当,但安全性存在差异。总体而言,TPO-RA为骨髓衰竭性疾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CASH
再障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移植应用
许兰平教授、朱小玉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许兰平教授和安徽省立医院朱小玉教授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A中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移植时机选择、移植疗效的优化、脐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和风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她提出,移植标准不应仅依赖年龄。由于脐血独特的优势,对于免疫抑制治疗失败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是潜在有效的治疗选择。
CASH
再障免疫:再生障碍性贫血——从机制到预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李萡教授、葛美丽教授、赵馨教授作报告
暨南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李萡教授解读了AA中T细胞异质性的深度研究,系统回顾了调节性T细胞在A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其团队在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相关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享。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葛美丽教授对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在AA病理机制中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基于AA免疫调节复杂性的新层面,葛教授讲解了目前AA MDSC的动物模型构建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为未来的AA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赵馨教授对AA免疫抑制治疗疗效预测系统的构建、如何通过合适的临床指标及预测模型来预测免疫抑制治疗疗效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有助于预测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IST-RP3S评分系统,以更精准地治疗患者,为AA患者选择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CASH
总结
会议尾声,施均教授对此次论坛的讲题和讨论进行了精彩的回顾,并总结了当天的亮点,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期望和建议。作为领域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红细胞疾病专题论坛的开展使得该领域内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撰稿:胡 靖 赵 馨 葛美丽 张乐乐
校对:何美曈
审核:孙佳丽 施 均
来源: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