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679位母亲因此丧命,就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

2022-08-10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其他非原创

19世纪的维也纳医院,有间诡异的“第一产房”。


凡在这个产房生过孩子的妇女,有三成都会离奇死亡,而同院的“第二产房”,死亡率却只有1%。


发病的产妇先是没来由的呕吐,之后便开始高热,心悸,这时候,医生通常会过来看看她们的肚子,再凑近闻闻床单上的分泌物。


接着,便会叫护士把孩子抱来给产妇看。


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母亲很快就会经历全身冷战,尿液发黑,下体腐烂,肚子则会像气球一样渐渐鼓胀,手指轻碰一下都会剧痛难忍……


医生们对此束手无策,只能看着这些母亲在寒战与腹痛的交替折磨中嚎叫昏迷,凄惨离世。


在当时,他们管这种病叫产褥热。


01 

2679具腐烂女尸


19世纪的欧洲,解剖学盛行,每个医生都很熟悉这种因产褥热死亡的尸体:


尸体还未打开,就能从腹部的切口闻到一股恶臭,第一次来的实习生往往会为之呕吐。


打开尸体,腹膜通常已变厚长毛,体内随处可见各种白色及变色脓液,子宫和外阴像被棍棒打过一般,充满糜烂的液体和气泡,


指尖轻轻一压,皮肤就会像烂报纸一样皱成一团……


而在这些尸体的脸上,你也丝毫看不到任何“安详”:


这些年轻的母亲在几天之内迅速衰老,刚刚经历过新生命喜悦的脸颊已深深凹陷,一个个都是受尽磨难的面孔。


但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无人知道这种可怕的病症是如何造成,又该如何治疗。


而更令医生匪夷所思的是,为什么明明由专科医生负责的第一产房,产褥热发病率会远远高过由普通助产师负责的第二产房。


据记载,仅在1846年,第一产房就有451名产妇因产褥热死亡,而第二产房只有90名。


6年间,院内共有2679名母亲因此丧命。


02

痛不欲生的27岁产科医生


维纳斯医院当时有个医生,叫塞麦尔维斯,很年轻,才27岁。


他当时负责的,正是这个被人们称为“产妇屠宰场”的第一产房。


这个老塞虽然年轻,但同理心却很强。


他在日记里写道:


“第一诊室的高死亡率让我痛不欲生,这种看着病人死,我却束手无策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


为此,他开始细心研究两个产房的不同:


从通风设备,宗教仪式,到接生流程……


甚至命令医生模仿助产士的站姿。


可第一产房的死亡率却毫无改变。


在病房找不到答案,老塞开始梳理医院历史,他发现医院里的产褥热发病率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过三次明显变化。


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三次变化都和他的上司克雷恩有关。


03

凶手:上司的新政


克雷恩在上任后,推翻了很多前任产科主任的做法。


  • 1822年,他在产道解剖教学中,废弃木制模型,让学生直接解剖产妇尸体,这一年,产科病房的发病率从原来的1%增长到了7.5%;


  • 1833年,产科规模扩大,分成了第一产房和第二产房,统一由医生与助产士共同负责,两个产房的死亡率并无区别,都是7.5%;


  • 1839年,克雷恩推出一个新政,将第一产房用作产科教学单位,其解剖室也变为医学院学生的解剖教室。


产科的学生们往往是先去解剖前一天死亡的产妇,再到产房为产妇检查接生。


而就在这一年,第二产房的死亡率直线下降,而第一产房的死亡率却从之前的7.5%上升到了25%。


但即使如此,老塞也无法把问题定论在医学生上。


因为当时助产士的入学标准很低,许多人连中学都没毕业,随便培训几个月就直接上岗,而医学生则需苦读数年,无论是理论还是操作都比助产士专业很多。


04 

突破:教授的惨死


正当他苦思冥想之际,医院里出了件怪事。


一名产科教授离奇死亡,这教授是个男的,但死前的症状竟然和产褥热一模一样。


而在死前,他在解剖一具产褥热尸体时,不小心割破过手指。


微信图片_20210806090414.gif


刹那间,老塞半年来思考的各种数据,似乎有了答案:


凶手就是医生的双手。


大家看看这张油画就知道,


在19世纪,医院的手术环境有多糟......


微信<span id=

图源:纪录片《手术两百年》


开膛破肚这么高危的事,医生们没口罩、没手套、没手术服,也不怎么洗手,常常是穿着西服就徒手上……


为了验证自己的推论,他要求所有医护人员术前用漂白水反复洗手,还将医疗器械、绷带用漂白水严格消毒。


那一年,第一产房的产褥热病死率降到了0.19%。


微信图片_20210806090430.jpg


05 

他赢了,他疯了 


然而当老塞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时,却遭到医学界的疯狂质疑。


他们觉得医生是治病救人的绅士,他们的手怎么会害死病人?!


他的上司克雷恩更是容不下他,因为老塞的胜利,无疑是在证明:第一产房居高不下的死亡率,都是拜他所赐。


在那个细菌尚未被发现的年代,老塞无法用科学解释到底洗手意味着什么。


悲愤之下,他只能回到家乡,听闻小镇上一所医院产褥热爆发,主动提出去做免费的产科医生,继续推行洗手。


微信图片_20210806090449.gif


在他的坚持下,产妇死亡率下降到了0.85%。


但即便如此,老塞在医院依旧被看作是有洁癖的怪人,上司嫌他的“洗手消毒”政策浪费经费,他的书被人抨击,论文遭各大医学期刊封杀。


他开始出现精神失常,在一次会议上,会议主席就某个问题询问老塞的意见,他却像没听到似的,突然大声朗读起助产士誓言。


大家都觉得他疯了,妻子只好把他骗入疯人院。


06 

惨死疯人院,同年沉冤得雪


一个月后,47岁的老塞试图从疯人院逃跑,遭到守卫殴打,最终死于自己抗争了一生的疾病——右手严重的细菌感染。


而令人唏嘘的是,就在他去世的同年(1865年),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桑蚕叶上第一次发现了病菌的存在。此后:


  • 1867年,外科消毒法的创始人李斯特发表论文,用科学实验证实“缺乏消毒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


  • 在接下来的10年间,因为洗手消毒习惯的普及,整个欧洲的术后死亡率从45%降到15%,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5日定为“世界洗手日”,倡导全世界人们用肥皂洗手。


在塞麦尔维斯的日记里,曾有过这样一段话:


“回首往事,我只能期待有一天终将消灭这种产褥感染,并用这样的快乐来驱散我身上的哀伤。”


塞麦尔维斯医生的故事,不禁让人感叹:


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背后,都是千万人的牺牲与努力。


正如100多年前人类首次认识病菌,新冠病毒此时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新一轮的南京机场新冠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洗手这件事,在100多年后依然重要,成为阻断新冠肺炎传播的“利器”。


塞麦尔维斯医生死于1865年的8月,在这个156年后的8月,让我们再次学习洗手:


video

视频来源:抖音号 Joey_Animation


好好洗手,保护自己,同时也是对塞麦尔维斯医生最好的祭奠。



来源:“深圳疾控”微信公众号


END

推荐阅读

☞ 儿童肥胖,更可怕!

☞ 什么情况下需要带孩子看身高?

☞ 小儿感冒高热不退时,有什么办法降温?

☞ 儿童镇咳,药不能乱用!

☞ 儿童夏季常见病③:疱疹性咽峡炎,最全防治手册!

☞ 【婴幼儿急救技能19】海姆立克急救法,每个家长都应该掌握!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