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上图进入专题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 姚浩 王云帆
随着房颤发病率增加,对房颤的认识也逐渐增加。目前认为房颤可影响诸多系统,导致各器官并发症,例如心衰、脑卒中、肠系膜动脉梗死、肾功能不全、痴呆等。然而这种联系并非单向的,近期韩国一项研究发现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年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更高。
研究资料来自韩国国家医保数据库,自2009年-2012年,选择20~39岁且无房颤病史的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范围包括: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主要研究终点为随访期内新发房颤。
通过年龄检索,该数据库3年期间共记录了6576582例青年患者,平均年龄30.9±5.0岁,男性占比59.6%(3919339人),其中10%的青年患者诊断为精神疾病。在随访期内,共有8932人新发房颤。与非精神疾病对照人群相比,精神疾病青年患者房颤发生率更高,为25.4人/每100000人·年,而非精神疾病对照人群发生率为17.7人/每100,000人·年。在5种精神疾病中,又尤以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房颤风险为高,其房颤发生率分别为37.9人/每100,000人·年、39.1人/每100,000人·年。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疾病青年患者具有更高的房颤风险(校正HR 1.526, 95%CI 1.436~1.621)。对不同精神疾病分别分析,发现双向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的房颤风险更高,其发生房颤的风险是对照人群的2倍(HR 2.11, 95%CI 1.47~3.04; HR 2.00, 95%CI 1.30~3.07),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约为对照人群的1.5~1.7倍。
结论:青年精神病患罹患房颤风险增高,尤以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为甚,其房颤风险是对照人群的2倍。
来源:心在浙里
冠心病典型的症状是“心绞痛”,或有4种表现形式,需要提高警惕!
胸闷、胸痛、咳嗽、头痛,该怎么办?长新冠评估和管理指南来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