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极易忽视:这些药物不宜睡前服用!

2018-01-30作者:论坛报心血管资讯
其他心血管疾病

1.jpg

药物治疗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药物什么时候服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那些不适宜睡前服用?专家指出,只有科学用药才能保障药物的治疗效果,选择适宜的用药时间服用药物,才能提高疗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小编整理8类不宜睡前服用的药物,供大家参考。

1、利尿药  

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螺内酯及安体舒通等,这些利尿剂不宜在睡前服用,原因在于这些药物在口服后1~2小时左右就会发挥利尿作用,6~12小时达到药效高峰,持续时间约16~18小时。这类药物通常是每天口服一次,应当安排在清晨口服,白天患者尿量增加,排泄方便不会影响睡眠,夜间药效消失有助于患者睡眠。

2、降压药 

在人体生物钟的调节下,人体血压会在一天之内出现两个高峰:上午8~10和下午2~6点,因此,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控需要根据血压波动特点来进行,长效降压药物应该早晨服用,短效降压药物的最后一次服药应该在下午6点之前,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降压药物的疗效。夜间人体血压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可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脑及肾等靶器官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症状加重或脑血栓形成,心血管意外事件风险大大增加。

3、止咳药

止咳药物作用于咳嗽中枢,抑制咳嗽反射,能够有效止住咳嗽,但是它止住咳嗽的同时,造成呼吸道痰液阻滞,容易阻塞呼吸道。另外,人在入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支气管腔变窄缩小,在狭窄的管腔中,痰液阻滞,会造成人体肺通气的严重不足,出现缺氧、胸闷不适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止咳药尽量不要再睡前服用,以免加重身体的不适。

4、糖皮质激素 

人体对激素类药的反应有时间节律。夜间或睡前口服会破坏凌晨低谷,就不会产生8时的高峰,每日三次口服会严重扰乱生理激素分泌规律,长期用药损害HPA轴。故推荐清晨6~8时间用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应用激素后对自身皮质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5、盐类泻药

盐类泻药一般用于中毒导泻,肠道检查准备等,盐类泻药(硫酸镁或硫酸钠)的致泻通常在服药后4~5小时出现,晚上用药,可导致患者反复腹泻,多次排尿,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这类药物应该在早晨空腹口服导泻,不易睡前服用。

6、中枢兴奋药

中枢兴奋药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促进脑细胞代谢,改善大脑机能,让人处于亢奋状态,可以引起失眠。这类药物每天最后一次服药时间应该睡前4小时服用,例如,麻黄素片或含麻黄素的复方制剂都不适宜睡前服用。

7、胃肠解痉药

胃肠解痉药通过阻断胆碱神经介质与受体的结合,解除胃肠痉挛,松弛胃肠平滑肌,缓解疼痛,抑制多种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胃液等)分泌,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研究发现,两餐之间口服胃肠解痉药可出现胃痛、胃部灼热等不适,停药后这些症状小时,因此,胃肠解痉药应该在进餐过程中服用,不宜睡前服用。

8、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的时间与进餐时间关系极为密切,这类患者不仅要预防餐后高血糖,也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0点~3点之间,如果睡前服用了降糖药物,患者在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因此,一般不适宜睡前服用降糖药物。

作者:Alice

来源:医格心领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