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18年肝病临床思维训练营江苏安徽区域赛暨江苏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学术年会隆重召开

2018-06-25作者:医学论坛报简一活动
肝病
2018年6月22-24日,江苏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学术年会在美丽的江苏盐城隆重召开!22日下午,2018年肝病临床思维训练营江苏安徽区域赛盛大开赛!

合影_副本.jpg大会合影

本次比赛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军教授担任大赛主席,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汪茂荣教授担任大会主持,解放军第八一医院高蕾教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黄利华教授、安徽省立医院李磊教授、南京市第二医院俞海英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颜学兵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周东辉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邹桂舟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卫峰教授、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周文三教授担任点评专家。来自江苏安徽区域的9名中青年骨干选手围绕2个疑难病例进行思维挑战、精彩角逐。

李军.jpg李军教授

大会主席李军教授致辞,指出肝病思维训练营以肝病疑难病例为依托,采用全国比赛晋级的形式;参赛选手通过对病例进行拆解,以step by step 的形式,一步一步对病例进行解析;旨在开阔肝病领域青年医师的视野,提供更多的学术互动和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提高肝病整体诊疗水平,推动我国肝病诊疗事业繁荣发展。2015年肝病思维训练营全国第一场在江苏召开,经过4年的努力,江苏的肝病医生与肝病思维训练营一起成长,感谢比赛主办单位《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精心组织,感谢成都倍特药业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到场的专家同道以及参赛的各位选手。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未命名.jpg点评专家

主持.jpg汪茂荣教授

汪茂荣教授全程把控会议,介绍了比赛流程、评分标准和评分规则后,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对江苏安徽区域的支持。来自浙江省中医院的赵艳平医生和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马艳丽医生带来疑难病例,现场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带领大家开启了一场思维碰撞的盛宴。

赵燕平.jpg病例解说 赵艳平

马艳丽.jpg病例解说 马艳丽

病例解说汇报病例,选手层层分析,认真思考作答,详细阐述依据,步步推进。与会专家进行精彩点评,并为选手打分。

现场.jpg比赛现场

李军教授分享2018AASLD最新指南解读,指出:1、对于初治患者,替诺福韦酯(TDF)为成人免疫活动期慢乙肝的首选初始治疗。2、对于经治患者,建议使用ETV或TDF单药治疗出现病毒学突破的患者选择以下两种策略之一:换用另一种高耐药屏障的抗病毒药单药治疗;加用第二种无交叉耐药的抗病毒药物。3、对于妊娠期患者,在妊娠妇女中得到研究的3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TDF中,优选TDF以尽量降低治疗期间出现病毒耐药的风险。

DSS_4719.jpg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金柯、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芳获得优胜奖,晋级半决赛!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春杨、安徽省立医院李文渊、南京市第二医院王华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华宇、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夏娟、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熊熙、无锡第五人民医院周学士获得优秀奖!

颁奖2.jpg李军教授、邹桂舟教授为优胜奖选手颁奖

颁奖1.jpg点评专家为优秀奖颁奖

颁奖3.jpg汪茂荣教授、黄利华教授为优秀病例奖颁奖

最后,李军教授作大会总结,指出肝病思维训练营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4年来我们与肝病思维训练营一起成长,给青年肝病医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参加比赛,从理论到实践,提高年轻医生的诊疗水平,最终使患者获益。

《中国医学论坛报》乔博才 报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