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瑞戈非尼中国患者用药剂量新解读, 晚期肠癌患者靶向联合局部治疗仍见获益

2022-03-12作者:赵梦雅资讯
结直肠癌非原创


卞伟钢教授:瑞戈非尼低剂量起始患者耐受性较好,联合免疫治疗剂量仍需再探索

卞伟钢 教授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南通大学兼职教授

江苏省免疫学会委员

盐城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委

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盐城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二等奖各一项


瑞戈非尼是结直肠癌(CRC)三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临床中应用瑞戈非尼的起始剂量一般可以设定为80mg或120mg,如果患者体质很差,则以80mg作为起始剂量,若患者一般状况可,则以120mg作为起始剂量。用药过程中可根据患者耐受性进一步调整用药剂量,若患者用药过程中仍然保持很好的耐受体质,可逐渐调整瑞戈非尼剂量至160mg,若患者耐受性较差,可以适当降低瑞戈非尼使用剂量。周爱萍教授牵头进行了单中心、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120mg剂量组的总生存期(OS)获益最佳,达到14-16.7个月。临床实践显示,瑞戈非尼160mg剂量下患者的耐受性较差,而120mg剂量下患者的接受度普遍更高。因此,120mg瑞戈非尼在临床上对大部分患者来说是一个较为合适的用药剂量。

日本REGONIVO研究中使用了瑞戈非尼120mg起始联合纳武利尤单抗3mg/kg的剂量方案,北美的REGONIVO研究中使用的联合方案是瑞戈非尼80mg起始、逐渐递增至120mg,纳武利尤单抗则是480mg。从以上两个研究分析,日本REGONIVO研究的剂量可能更适合东方人群。“在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过程中,我们一般还是考虑瑞戈非尼的起始剂量为120mg,纳武利尤单抗的剂量为3mg/kg”卞伟钢教授分享到。




周建凤教授:瑞戈非尼联合PD-1单抗治疗MSS型肠癌患者疗效“1+1>2”






周建凤 教授

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结直肠癌肝转移专委会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道多学科(MDT)分会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参加多项院级和国家级消化道肿瘤科研课题,担任多项国内多中心肠癌临床研究分中心PI


原发灶切除是否能提高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OS仍存在争议。iPACS研究结果显示不可治愈IV期CRC患者原发灶切除后再化疗获益没有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组,这并不意味着与IV期CRC患者局部联合药物治疗的理念相矛盾。广泛转移的IV期CRC患者应以全身系统治疗为主,iPACS研究设计为先切除原发灶再行化疗,结果至少说明在这部分患者没有急症时系统治疗前先切除原发灶无法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临床实践中,IV期患者药物联合局部治疗的理念主要还是应用在疾病药物可控制、局部治疗可能进一步达到无瘤状态的患者,对广泛转移的IV期患者药物治疗疾病控制后的局部治疗需要考虑手术能带来什么好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诸多因素,最好进行多学科讨论后决定。

除手术治疗外,药物治疗在CRC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瑞戈非尼为小分子多靶点药物,除了抗血管生成作用,瑞戈非尼还可以通过CSF-1R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VEGFR调节T-reg细胞等,具有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微卫星稳定型CRC患者单用免疫治疗疗效欠佳。日本RIGONIVO等国内外研究显示瑞戈非尼联合PD-1单抗治疗可以起到“1+1>2”的效果。由于该方案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被指南或共识推荐,故在临床应用中主要考虑的应用人群为一般状况良好、发展相对缓慢的肺转移、不伴有肝转移或肝转移表现不突出的患者,需对联合方案背景充分了解并和患者及家属达到有效沟通的知情同意之后再用药。

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评估包括疗效评估和耐受性评估。疗效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按照RECIST标准进行评估,另外,患者症状和肿瘤标记物动态变化水平也具有一定意义,可以结合这两项进行综合评估。若患者肿瘤标记物水平增高明显,可酌情缩短随访复查时间,提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耐受性主要通过患者主观症状,血常规、生化等化验指标进行评估。



王海燕教授:CRC患者三线标准治疗方案瑞戈非尼,肝癌、胃肠道间质瘤亦见获益

王海燕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专家 

从事实体肿瘤化疗20余年,对消化道肿瘤,肺,乳腺、泌尿系统肿瘤等实体瘤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表多篇国内外学术论文

擅长胃癌 肠癌 肺癌 乳腺癌 肝胆癌 胰腺癌 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瑞戈非尼是CRC三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单片剂量为40mg,推荐剂量为160mg。实际临床实践中,可耐受160mg的患者仅有小部分,可能是由于治疗至三线时患者的体力、体质等一般情况欠佳,故将剂量调整至120mg较为适宜,该剂量不仅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剂量,而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周爱萍教授的研究中瑞戈非尼120mg剂量组总生存期达14-16.7个月,进一步验证了瑞戈非尼在我国人群中应用的有效耐受剂量。因此,一般状况良好、无特殊注意事项的患者可以考虑从120mg起始用药;对于一些体型较大、体重较高、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人也可以考虑用到160mg并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而年龄较大、体力较弱、前线化疗药物治疗已显示不耐受的患者可尝试从80mg剂量起始用药,若可耐受、对药物适应性较好,可考虑增加用药剂量。

瑞戈非尼不仅应用于CRC治疗,还应用于肝癌和胃肠道间质瘤。肝癌患者应用瑞戈非尼相对较少,主要在前线靶向药物耐药或进展后使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应用瑞戈非尼的疗效在每个患者应用中略有不同,部分患者能够持续用药一段时间并看到获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