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年神经科领域进展盘点】自身免疫性脑炎——国际重要进展篇

2024-01-13作者:李稳资讯
原创

KV.jpg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陈向军

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脑炎的认识,并成为近十余年持续的研究热点。2023年依旧有不少关于AE的研究发现。在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自身免疫性脑炎亚专业组回顾年度重磅研究数据,对AE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影像表型与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

01

儿童AE的抗体筛查


一项来自西班牙的研究纳入2011~2022十余年间18岁以下疑似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以外的AE患者进行血和脑脊液的自身抗体筛查。在2750例儿童患者中,542例(20%)的血清或脑脊液阳性,其中大部分(>90%)针对神经细胞表面抗原,19例基于细胞底物的实验(CBA)阳性。最常见的抗体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76%)和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5%),其次是谷氨酸脱羧酶(2%)和γ-氨基丁酸A受体(2%)抗体。针对其他已知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神经抗原(共占阳性病例的6%)和未知抗原(9%)的抗体非常罕见。这一研究提示了儿童AE患者抗体谱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在选择送检抗体时需要注意

02

COVID-19继发的脑病炎症表现


一项在英国开展的COVID-19患者的副感染性脑损伤研究检测了203住院COVID-19患者的脑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和自身抗体。其中111例为急性血清(入院后1-11天)和92例恢复期血清(56例诊断为COVID-19相关神经系统累及)。结果表明与60名未感染的对照相比,急性期COVID-19感染患者的tTa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轻链蛋白NfLUCH-L1水平增加,而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NfLGFAP显着升高。炎症因子(包括IL-6IL-12p40HGFM-CSFCCL2IL-1RA)与意识改变和脑损伤标志物相关。自身抗体在COVID-19组中比对照组更常见,有些抗体(包括针对MYL7UCH-L1GRIN3B的自身抗体)在意识改变的患者中更常见。此外,患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恢复期GFAPNfL升高,这种升高与全身炎症因子消退和自身抗体反应无关。该研究揭示了COVID-19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急性和疾病后期过程中的神经胶质细胞损伤有关,并且这些并发症与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失调密切相关

0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副肿瘤综合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增强抗肿瘤免疫的肿瘤治疗方法,可引发与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非常相似的神经系统不良事件。一项西班牙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2023年期间的64例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神经系统不良事件患者。这些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7岁(IQR 59-74;男性42例(66%),女性22例(34%)。主要肿瘤为肺癌(30[47%])、黑色素瘤(13[21%])和肾细胞癌(7[11%])。在14例(22%)患者中检测到神经抗体。52例(81%)患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12例(19%)累及周围神经系统。脑病见于45例 (70%)患者,其中12例(27%)具有与明确的副肿瘤性或AE一致的抗体或明确定义的综合征,其中24例(53%)患有无抗体或明确综合征特征的脑炎,其中9例(20%)患有未发现抗体的脑病或脑脊液或脑部MRI的炎症改变。64例患者中有914%)合并肌无力和肌炎,其中5例伴有心肌炎。尽管64患者中有5891%)接受了激素治疗,64患者中有3148%)接受了额外治疗,其中1828%)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后的第一个月没有改善,这18患者中有11死亡。在对其余53例患者(中位6个月,IQR 3-13)的随访中,20例(38%)的结局较差(16例死亡,其中1例与神经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有关)。肺癌患者(与其他癌症患者相比:HR 2.5,95% CI 1.1-6.0)和无CNS炎症或合并心肌炎、肌无力和肌炎证据的脑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这一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大多数神经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累及CNS且抗体阴性。心肌炎、肌无力和肌炎、无炎症改变的脑病或肺癌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大多数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的第一个月,提示这些患者需要早期和强化治疗


此外,一篇综述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和副肿综合征的进展进行了阐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对CNS的影响,并且与神经抗体和肿瘤类型有关,这些肿瘤类型也常见于自发性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此外,免疫检查抑制剂所致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结局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其他神经系统不良事件更差。早期诊断和开始免疫抑制治疗对于预防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可能至关重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可能与自发性副肿瘤性综合征具有共同的免疫学特征。因此,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有助于理解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的免疫发病机制,为新的治疗靶点提供启示

04

NMDAR-Fc融合蛋白和中和抗NMDAR抗体


来自德国的研究团队开发了由免疫球蛋白GFc段和GluN1GluN1GluN2A GluN2B 组合的氨基末端结构域组成的融合蛋白。包含GluN1GluN2亚基组成的融合蛋白可有效阻止患者来源的单克隆抗体和含有高滴度NMDAR抗体患者脑脊液与NMDAR的结合。体外实验显示融合蛋白可抑制抗NMDAR抗体介导的神经元和人类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分化神经元表面NMDAR的内吞,且可稳定神经元中NMDAR介导的电流。动物实验中,融合蛋白可挽救被动转移小鼠模型的记忆障碍。该研究结果表明,GluN1GluN2B亚基都贡献了NMDAR的主要抗原识别区域,利用这两种亚基构建的融合蛋白可为NMDAR脑炎的快速特异性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策略

05

CAAR T细胞用于AE的治疗进展


NMDAR脑炎是最常见的AE类型。目前常使用非选择性耗竭 B 细胞和血浆置换达到清除或减少全部抗体目的Reincke开创了一种更具针对性且副作用更少的NMDAR定向的嵌合自身抗体受体(CAART细胞治疗方法。该研究设计了CAAR T细胞,该T细胞由融合到CD8铰链的NMDAR自身抗原片段和4-1BB/CD3zeta细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组成。在体外,CAAR T细胞与多种人类患者来源的NMDAR自身抗体结合。在被动转移小鼠模型中,CAAR T细胞降低了血清和大脑中的NMDAR自身抗体水平,并消除了自身反应性B细胞,未见脱靶毒性或不良事件迹象。这一开创性的临床前研究为CAAR T细胞治疗用于抗NMDAR脑炎的/期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下期我们将继续推出《【2023年神经科领域进展盘点】自身免疫性脑炎——华山团队研究篇》,敬请关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