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人吃得太细!从张文宏“不建议吃粥”谈饮食与健康危机

2020-04-2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饮食健康糖尿病肥胖

张文宏医生前两天说:“孩子早餐不许吃粥”,引来很多质疑。
其实,张医生的这一看法,还隐藏着中国一个与饮食相关的重大健康危机。 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一段时间柳叶刀杂志一篇文章的结论:中国饮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全球第一,饮食相关的癌症死亡率全球第一。

微信图片_20200427113957.jpg

其中,前三位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吃的过咸、吃的过细(Diet low in whole grains)和水果过少。仅这三项就造成50%的死亡。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仅是针对孩子,对于国人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喝大米粥,让血糖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 

本文仅讨论喝大米粥,至于说其他粥,目前的研究较少。 有研究发现,对于正常人,喝大米粥相比吃大米饭,早期血糖波动大,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明显增多,这意味着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 而且,喝大米粥在2小时后有明显的饥饿感,都要在3小时后立刻进食,类似低血糖,其原因与餐后血糖波动大有关。 对于有糖尿病的人,大米粥也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升高。

不仅是孩子,青年人早餐喝大米粥,能量持续时间也较短,也会很快感到饿。 另外,餐后的血糖升高,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大米粥还损害孩子的牙齿。 

精加工食物更没有营养

中国是以米面为主的农业大国,与之前不同,现在的米面都是精加工过的米面,去除了很多粗纤维和营养丰富的胚芽部分。 

吃的过细就是指全谷类(Whole Grains)较少。全谷物是指完整的、经研磨、碎裂或制成薄片的谷物果实,核心是谷物的3种成分(麸皮、胚芽和胚乳)的比例应与天然谷物相同。 

无论是白米还是糙米,都是经过加工的。精制白米还需要进一步将谷物的麸皮和胚芽脱去,才能够变得洁白而光滑。

精制白米比糙米保质期更长,而且口感更好,但在精加工过程中,麸皮和胚芽被破坏或丢失,其中所含谷物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大量流失。而糙米对健康更有好处。 

精制的大米和大米粥餐后升血糖作用接近于纯葡萄糖,与糖代谢异常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的主食是精白米和面食,这两种都是高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 

升糖指数是指食物中吃一定量碳水化合物后引起血糖上升的幅度。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从而引起血糖较快到达峰值。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吃细粮多,全谷物少,推高中国糖尿病和肥胖流行 

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中国近18万人进行调查,发现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35.7%。

吃细粮多,吃全谷物少,是中国糖尿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含糖饮料的消费增加,也进一加剧了中国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 据估计,中国每天有79.9~88.8%的人吃大米,63.3~80.2%的人每天吃面食。 有研究发现,我国人平均吃大米每天250克。以吃大米每天≥300克的人与不到200克的人相比,发生糖尿病危险增加78%。 估计吃全谷物少和吃细粮多分别导致3780万和2180万糖尿病。 

研究发现,高升糖指数饮食还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 

新近公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多吃全谷物,有利于降低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也发布声明称,用全谷物替代精制碳水化合物,可降低肥胖、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