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它有一个拗口的专业名称: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降低人体中胆固醇合成。
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用药的基石,具有降脂、稳定斑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作用也比较显著。
自从1987年第一个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在美国上市以后,一系列的“他汀”药物相继问世,开启了调脂新模式。
水溶性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
脂溶性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
水脂双溶性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
脂溶性他汀易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造成头晕、头痛,也容易进入肌肉组织、导致肌肉酸痛等副作用。
水溶性他汀对肝脏的选择性更高,不易进入组织,相对于副作用较轻。患者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因素有很多,个体差异,用药剂量等。药物脂溶性与水溶性的疗效影响不大,因此按照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他汀”。
答案是否定的,他汀治疗一般分为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治疗。
低强度他汀治疗主要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幅度<30%:辛伐他汀10 mg、洛伐他汀40 mg等;
中强度的他汀治疗(LDL-C降低幅度30%~50%):阿托伐他汀10~20 mg、瑞舒伐他汀5~10 mg等;
高强度的他汀治疗(LDL-C降低幅度>50%):阿托伐他汀40~80 mg、瑞舒伐他汀20 mg。
在相关指南中都推荐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起始治疗。在相关研究中,任何一种他汀用药剂量翻倍,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增加。这就是“他汀6%效应”。
如果调脂目标未达标,可以选择使用胆固醇抑制剂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因此,不可擅自加大服用剂量,或带来不良反应的发生。
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肝脏功能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定期复查,只要不超过正常值的3倍,不用停药。
如果发生,可以选择瑞舒伐他汀,它90%通过肾脏排泄,对肝脏影响很小。
肾功能不全病人优选经肝脏代谢的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一般建议在睡前服用,因为肝脏24小时都在合成胆固醇,但是合成的高峰期为凌晨0点至3点,因此在睡前服用效果最佳。
而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二者的半衰期较长,超过13小时,均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可以选择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服用。
一般研究表明他汀类都有可能引起血糖升高,相对而言匹伐他汀对血糖影响较小,因此更适合糖尿病患者。但是影响并不大,如果不放心的话,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关注是否有多饮口干的情况,定期监测血糖,但不可擅自停药。
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肌肉疼痛和肝脏损害,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糖,不能擅自停药或加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作者:吕爱国
来源:薬相呼应
查看9月药学活动海报,截图至微信扫码报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