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Q5 刘亮教授:《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包含哪些中国特色?

2021-10-31作者:cmt佳玲资讯
消化系统肿瘤原创

中国医学论坛报“云问答”线上直播答疑活动仍持续进行中!云问答定期邀请多位专家上线答疑,针对肿瘤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小编特别将既往“云问答”直播内容整理为一问一答的形式,发布于“锦囊在手”专栏,以供广大读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和回顾。


本期“锦囊在手”专栏内容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亮教授于2021年9月在“红色百年·上问答”之【情牵胰腺,授人以渔】《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解读专场中解答的内容,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Q
本次更新的指南包含哪些中国特色?



刘亮教授:


一、胰腺癌诊断标准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胰腺癌临床实践中都会有这样一类患者:在影像学诊断、血清学诊断以及患者症状和体征等方面都高度怀疑期为胰腺癌,但反复在CT引导下、在超声滤镜引导下进行穿刺后,仍取不到明确病理结果。而按照肿瘤学原则,取不到明确病理,则不能进行正规的抗癌治疗。


鉴于此,2020版指南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诊断标准。如果已经如上述多次结果高度怀疑是胰腺恶性肿瘤,可在经过严密的专家组多学科诊疗(MDT)讨论后,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细致耐心的沟通,多科室协作给予患者适度的抗癌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等。

 

二、中国专家文献的增加


2020版指南中增加了很多对中国专家或者中国团队的研究报道的参考文献引用,这些研究的试验对象都是中国患者,因此也更适用于中国人群,本着这样“取之于国人,用之于国人”的精神,编者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和添加到了此次指南中。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优势,这一优点也在我国胰腺癌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领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6月,世界范围内与微创手术相关的临床试验有11项是由我国学者参与。基于此种情况,我国的以机器人腹腔镜为主的胰腺癌微创手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使得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对胰体尾癌的切除手术。但遗憾的是,在肿瘤学评价中,采取微创手术的患者的生存期是否能够较传统开放手术相近或者更长,这还缺乏进一步的临床数据支持和佐证,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胰腺癌胰体尾癌的可切除患者中施行微创手术效果很好,因此,编者在指南中也主张应用微创手术,并希望它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


三、精准医学是胰腺癌诊疗发展的方向


纵观百年肿瘤历史,走向精准是发展方向。


无论是可手术的患者的术式选择、术前系统性治疗的患者筛选还是药物组合的方案挑选,都需要在精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什么样的方案能够应用于胰腺癌患者?而何种胰腺癌患者才能够从这样的方案中获益?这是相辅相成也至关重要的问题。


未来,胰腺癌治疗的精准之路,将值得每位胰腺癌医生为之努力。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  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