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高盐摄入是高血压发生最重要、最关键的环境因素之一。中国70%~90%的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超标,给高血压的防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加强高盐人群高血压诊疗规范化管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发起了“中国高盐摄入高血压患者临床规范化诊疗项目(SALT)”,旨在基于《中国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评估和血压管理临床流程专家建议书》,提高临床对高盐摄入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血压的重视,帮助广大的高盐摄入高血压患者尽早实现血压达标。
SALT项目进行了院内病例征集及优秀病例评选活动,并要在全国范围内召开30场优秀病例分享会,8月7日,在北京成功召开了病例分享会,以下为详细报道。
本次会议由世纪坛医院的李广平教授担任主席;首先由北京安贞医院的程姝娟教授解读2018年欧洲高血压指南的亮点,随后由航天中心医院的申鹰主任和安贞医院的汤喆主任分别做高盐高血压规范化诊疗病例分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郭自强教授为点评嘉宾。
李广平教授致辞
会议伊始,在李广平教授做了简短的开幕致辞后,程姝娟教授进行了2018年欧洲高血压指南亮点解读,并从降压治疗策略的改变看A+D单片复方制剂(SPC)的治疗地位。
2018年欧洲指南没有修改高血压的定义,仍然维持140/90mmHg的诊断界值;血压分级也与美国指南不同,仍然是一、二、三级这样的分级。
关于血压管理目标,欧洲新版指南也是延续2013年版的标准,所有高血压患者基本的管理目标是<140/90mmHg,老年患者的收缩压目标为140-150mmHg,舒张压为<90mmHg,如果耐受性良好,血压水平可进一步降低。对于65岁以下的中青年以及卒中或TIA后的患者,推荐的血压目标值为120~130mmHg。对于65岁以上的人群,以及合并糖尿病、冠心病、CKD的患者,均建议达到130mmHg的水平。
关于何时启动药物治疗,一个方面要关注血压水平,另一个方面要考虑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当血压水平达到2级以上时,不管心血管危险是多少,都应该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指南建议,如果患者为1级高血压,但已经合并靶器官损伤或其他疾病了,则应该立即起始治疗;如果没有这些情况,则中低危的患者允许有3~6个月的观察期,如果在观察期经过严格的生活方式管理干预,血压能够降到正常高值或更理想的水平,则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继续观察。
如果观察期内血压没有达标,那就要开始使用药物治疗。对于1级高血压也有一个观察期,对于正常高值的人群来讲,一旦合并心血管疾病,就代表患者实际上是极高危人群,也要马上考虑进行药物治疗,不是这种情况的话,单纯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就可以了。
关于高血压前期的人要不要治疗?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在高血压前期应用ARB药物进行干预,会大大减少这些高血压前期的人转变成高血压,说明尽早启动药物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获益。
关于药物治疗策略,新版欧洲指南推荐初始治疗就采用双药联合,如果疗效不满意,可增加药物种类。在用药选择方面,高级别推荐RAS阻断剂,对于单片复方制剂也有较高级别的推荐。
研究显示,起始就用单片复方制剂来治疗,能够尽早达标,也能使得更多的患者达标。另外单片复方制剂还能显著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和持续性。
关于RAS阻断剂和利尿剂联合的单片复方制剂,ARB和利尿剂是一类非常好的组合,ARB类药物可阻断AT1受体的作用,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激活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扩张外周血管,减少醛固酮释放,促进钠排泄,所以有强效的降压作用;利尿剂最初的作用是抑制钠水重吸收,排钠、排水,这是它早期发挥降压的作用,实际上很快躯体的水钠就趋于平衡了,它长期的降压作用是依赖于其血管扩张作用,所以这两者组合能够达到更强效的降压作用。
除了作用互补,联合的另外一个原则是不良反应要相互抵消。RAS阻断剂可以大大减少利尿剂带来的由容量减少导致的RAS过度激活,以及胰岛素抵抗带来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利尿剂带来的低血钾、尿酸升高的问题,所以这是个非常理想的组合。在临床真实世界的研究中,ARB加利尿剂这种联合方式的达标率也是最高的。
总的来讲,A+D这类药物是一线推荐的治疗方法,在作用机理上有协同作用,能够更强效的降压,不良反应也较低,达标率和安全性都非常高,在糖尿病、CKD和合并靶器官损害(如左室肥厚)的人群中的获益也都得到了证实。
程姝娟教授欧洲高血压指南亮点解读
接下来,汤喆主任介绍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治疗的一个病例。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日常钠盐摄入量比较高,合并冠脉病变和糖尿病,左室有轻度肥厚,既往口服CCB和倍他乐克等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理想,全天的血压不很稳定。
对于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仍是治疗的基石;针对左心室轻度肥厚,给予一种ARB类药物;针对高盐摄入,加用一种利尿剂。经过调整用药,有效、平稳地控制住了患者的血压。
汤主任对此病例的体会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PCI围术期的血压控制要更为严格一些,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等多种药物联合降压可能会有更多的获益。
汤喆教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治疗的一个病例
最后,申鹰主任介绍了另一个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病例。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冠脉搭桥术后、高血压、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前列腺增生和低钾血症。
冠脉造影提示存在三支血管病变,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但桥血管仍血流通畅,尿钠检测提示患者为高盐饮食。
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调血糖治疗和利尿扩血管治疗,降压药由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改为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经上述治疗后,心慌、胸闷等症状消失,出院时血压降至正常。
申主任对此病例的体会是,缬沙坦是有高血压、心衰、心梗后三个适应征的ARB,在心脏保护方面证据充分,所以该患者出院后继续联合用药,再未有症状发作,心率和血压均控制得很好。
申鹰教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病例
两个病例报告结束后,李广平教授和程姝娟教授分别对其进行了点评,并回答了参会医生的提问。最后,李广平教授对整场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宣布首场优秀病例分享会胜利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