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肺癌脑膜转移要如何治疗?方案都有啥?

2021-11-02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李峻岭


恶性肿瘤脑膜转移在大多数医院都比较难治,很多患者在靶向药耐药治疗后很难找到新的治疗方向,肺癌脑膜转移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高颅压等症状,但脑膜转移开始还不容易检查出来。


上期我们从解剖结构说起,聊了关于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的诊断问题(往期回顾:肺癌肿瘤脑膜转移如何诊断?),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呢?


本期让我们来接着说一说。


01

恶性脑膜转移的治疗



1.1

系统化疗

脑膜转移在治疗时选择全身系统性治疗,化疗作为晚期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大分子药物因具有大的分子量较难透过血脑屏障,故多数大分子化疗药物对脑膜转移效果不佳。

常见药物:

替莫唑胺(TMZ),是一种新型的咪唑四嗪类烷化剂,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具有一定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但是副作用较大,主要有血液毒性、生殖毒性和染色体致畸作用。


1.2

鞘内注射治疗

既往常用药物:氨甲蝶呤、阿糖胞苷,但副反应偏大。

最新进展:

培美曲塞(一般建议50 mg,鞘内注射),可以在晚期脑膜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本项治疗的代表医生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教授,这项研究发表在了肺癌著名的《胸部肿瘤杂志》(JTO)。

鞘内注射治疗培美曲塞

微信图片_20211029171936.jpg

(xin,et al.J Thorac Oncol,2021)

这项研究针对的是既往EGFR-TKI治疗进展出现脑膜转移的患者,超过80%的组患者对鞘内注射治疗起效[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改善同时KPS评分至少提高10分]。

1.3

靶向治疗

  • 小分子TKIs,相比大分子化疗药物,分子量更小,相对于大分子化疗药物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

  • 但许多TKI都是P-糖蛋白底物,而P-糖蛋白是血脑屏障上外排药物的蛋白,因此,多数TKI即使具有相对小的分子量,但因其是P-糖蛋白底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仍有限。

微信图片_20211029171940.jpg

(Lancet Oncol 2018,19:e43-55)

非P-糖蛋白底物AZD3759(入脑效果非常好)、阿来替尼

微信图片_20211029171943.jpg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9;8(Suppl 3):S298-S307

常见不同小分子TKI血脑屏障透过率

  • 常见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以及克唑替尼,其血脑屏障穿透率仍不高

  • 因此,CNS进展是许多TKI的常见进展部位

  • 具有较高血脑屏障穿透率的药物有高剂量奥希替尼、阿来替尼、劳拉替尼

1.3.1 靶向治疗EGFR突变患者

  • 厄洛替尼

曾有高剂量或脉冲治疗,虽然颅内控制时间有一定延长,但毒性很大,不作为临床主要策略;

  • 奥希替尼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是肯定的;

李峻岭医生认为,厄洛替尼是一个不错的用药选择,但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大,建议联合米诺环素100 mg,每天2次,可有所缓解。

1.3.2 靶向治疗奥希替尼(BLOOM研究)

微信图片_20211029171946.jpg

(Yang.et al J Clin Oncol,2020.)


微信图片_20211029171949.jpg

(Yang.et al J Clin Oncol,2020.)

BLOOM研究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的脑膜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41),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为8.6个月,中位总生存(OS)期为11个月。

1.3.3 靶向治疗奥希替尼(AURA-LM研究)

AURA-LM研究:

微信图片_20211029171952.jpg

(Ahn, et al. J Thorac Oncol. 2020. )

微信图片_20211029171954.jpg

(Ahn, et al. J Thorac Oncol. 2020. )

1. 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的脑膜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22),中PFS期为11.1个月,中OS期为18.8个月;

2.如图,体外模型证实,80 mg的奥希替尼可以抑制超过 50%患者的肿瘤增殖,而应用160 mg奥希替尼的患者,肿瘤增殖几乎都受到了抑制。

1.3.4 靶向治疗奥希替尼(真实世界研究)

微信图片_20211029171958.jpg

( Lee, et al. J Thorac Oncol. 2020. )

微信图片_20211029172001.jpg

( Lee, et al. J Thorac Oncol. 2020. )

奥希替尼治疗EGFA突变的脑膜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351),OS期为17个月,明显优于非奥希替尼治疗组(5.5个月),及一代或二代EGFR-TKIs治疗组的患者(8.7个月)。

1.3.5 靶向治疗ALK重排患者(ASCEND-7研究)


微信图片_20211029172005.jpg

赛瑞替尼ASCEND-7研究(队列5):中PFS期为5.2个月;中OS期为7.2个月

1.3.6 靶向治疗ALK重排患者(阿来替尼)

微信图片_20211029172009.jpg

(Gainor, et al. J Thorac Oncol. 2015)

关于阿来替尼的病例报道,在克唑替尼及赛瑞替尼治疗失败后的4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阿来替尼取得较好的CNS转移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药物

应用于脑膜转移癌-小结


小分子TKI为驱动基因阳性的脑膜转移患者带来明显生存获益;


治疗效果不佳时,除考虑药物暴露剂量不足外,还应注意分子耐药机制(即通过脑脊液基因检测明确有无耐药突变)

1.4

免疫治疗(ICIs治疗)


既往认为,CNS是免疫豁免器官:主要为血脑屏障的阻隔;

对此概念的重新考量:

1. 脑脊液汇流到淋巴和血液循环,为脑中组织间液的抗原引流提供一条通路,即CNS抗原亦有机会激活体内免疫系统;

2. 其次,血脑屏障可有选择性通过激活的T淋巴细胞;

目前,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的相关数据较少。一项回顾性研究,NSCLC脑膜转移患者接受ICIs治疗的中位PFS期为2.0个月,中OS期为3.7个月。Hendriks,et al.Eur J Cancer,2019.)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来看上期提到的病例,看看应该如何治疗呢?


02

脑膜转移病例分享(回顾)



 
病例-基线特征
  • 患者女性,65岁,ECOG 2分

  • 氨甲蝶呤“咳嗽1月余” 于2017年10月就诊

  • (2017年10月)外院胸部CT:左肺占位

  • (2017年11月3日)脑MRI :脑实质多发异常信号,倾向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 (2017年12月13日)全身骨显像:颅骨、双侧多根肋骨、左侧肩胛骨、右侧肱骨、颈、胸、腰、骶椎多个椎体、骨盆多处、左侧股骨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或浓聚灶,诊断多发骨转移

微信图片_20211029172020.jpg


(2018年1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部CT:左肺下叶上见不规则结节,约1.7×1.9 cm,符合;双肺多发结节、类结节灶,转移瘤可能性大;双侧叶间胸膜增厚,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纵隔2R、4R、7区多发小淋巴结,大者短径约0.5 cm,建议追随;多发骨转移瘤(成骨为主)


  • 查体: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 既往史:1996年左侧乳腺癌手术。否认吸烟史。

  • 细胞学:(2017年10月17日,左锁骨上淋巴结穿刺)考虑为来源的腺癌细胞。

  • 免疫细胞化学:TTF-1(3+), NapsinA(2+),CK7(3+), P40(-), ALK-Neg (-), ALK-VentanaD5F3(-), ROS1(-), CK5/6(-), GATA3(-), PD-1(-), PD-LI(-)

  • 基因检测: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

病例诊断
  • 左肺下叶腺癌Ⅳ期 (cT4N3M1EGFR19del)

  1.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2. 多发骨转移

  1. 双肺多发转移

  2. 双侧胸腔积液

  3. 心包积液(少量)

  • 左乳腺癌术







2.3

病例治疗

一线治疗:2017年11月4日至2019年11月:奥希替尼每天80 mg ,疗效评价疾病稳定(SD),Ⅲ粒细胞减少,间断停药;

二线治疗:2019年12月起:奥希替尼80 mg Qd+贝伐珠单抗 300 mg d1 ivgtt/q21d;

三线治疗:

2020年4月:下肢运动功能障碍,间断呕吐

2020年6月:小便失禁,双下肢无力

2020年6月11日:脑脊液细胞学有少数腺癌细胞

2020年6月:奥希替尼120 mg Qd+特罗凯150 mg Qd+贝伐珠单抗

微信图片_20211029172025.jpg

2020年5月21日MRI:左侧额叶及双侧侧脑室旁结节,大者约0.3 cm,增强扫描见强化

微信图片_20211029172029.jpg


(2020年6月18日)脑脊液基因检测:

  • EGFR19 del(63.04%)

  • EGFR18 718Q(7.2%)

  • EGFR20 C797S(3.55%)

  • TP53错义突变 (78.22%)


微信图片_20211029172032.jpg

奥希替尼耐药后选择:

  • 继发C797S式突变:布加替尼+西妥昔单抗

  • 继发C797S反式或单发突变:1代+3代TKI或1代TKI


医科院肿瘤医院李峻岭医生  平台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