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壹生平台【资讯-肿瘤频道】致力于为各位肿瘤领域医生提供专业、权威、全面的科学抗癌知识,现正式推出“肿瘤学习周”特别策划:
周一:【规范化诊疗】指南解读、诊治要点
周二:【芸芸“肿”生】罕见病例、临床症状
周三:【简明扼“药”】治疗药物、不良反应
周四:【以理“辅”人】辅检判读、诊断标准
周五:【临床热点】免疫靶向、基因检测
周六:【行业动态】领域前沿、更多精彩
周日:【癌症防治】肿瘤患教、癌症预防
精彩内容每日更新,希望能为您的临床工作带来更多帮助,期待您的关注与分享!
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 焦迎春 李伟玲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榜首。由于发病隐匿且缺乏早期特异性症状和有效的筛查手段,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而晚期患者疗效较差,因此卵巢恶性肿瘤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卵巢恶性肿瘤发病原因迄今不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不同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40岁发病率逐渐增高,高峰年龄为60~70岁;性索间质肿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平均年龄40~54岁;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独身或未生育的妇女发病率高。但发病可能与生育、遗传、内分泌、精神因素及环境等有关,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癌的致病因素中最受注意,此外还受地区差别、种族区分和饮食习惯等的影响。
肥胖
现被认为是卵巢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持续排卵,未产、不孕和应用促排卵药物
卵巢癌的危险因素,经期过早开始、更年期进入过晚或两者兼具,都可能增加卵巢癌的患病风险。而较早年龄(25岁或以前)怀孕和生育、多次妊娠、口服避孕药和哺乳可减低30%~60%的卵巢癌发病危险;
内分泌因素
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刺激和雌激素作用可促使卵巢包涵囊肿的上皮细胞增生与转化,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合并功能性卵巢癌的机会较一般妇女高2倍;尤其是长期进行大量雌激素替代疗法者;
环境因素
滑石粉、石棉等某些工业产物的接触者发病机会增加;
饮食因素
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的地区往往是多食肉类及动物脂肪的地区,多食乳酪发生的危险相对增高;
遗传和家族因素
约有10%卵巢癌患者具有遗传异常,如BRCA1/2突变的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征(HBOC)、常染色体异常的Linch SyndromeⅡ型等,皮-杰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妇女有5%~14%发生卵巢肿瘤。
来源:湖南省肿瘤医院健康服务订阅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