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举例说明】靶向耐药,免疫接力——免疫治疗为EGFR突变型NSCLC靶向治疗耐药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2-11-24作者:阳平资讯


众所周知,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疗效突出,仍难逃耐药,耐药后的治疗方案选择有限。近年来,免疫治疗为晚期驱动基因阴性的NSCLC治疗带来重大突破,免疫治疗的参与能否克服靶向治疗的原发和继发耐药持续受到临床专家关注,随着对靶向药物免疫调节作用的深入认识及临床证据的不断生成,免疫治疗有望为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耐药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下面是一例晚期EGFR突变患者,一线采用吉非替尼治疗耐药后,二线采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无进展生存期(PFS) 达12个月;二线耐药后又调整为奥希替尼治疗,PFS达 11个月。该患者总生存期长达33个月,整个治疗过程安全性良好,实现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3个阶段深度且持久的疗效获益。




图片12.png


张燕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Ⅰ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分会常委
山东省抗癌协会化疗分会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委员
擅长胸部肿瘤的内科综合治疗,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发表SCI论文十余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病例资料


入院前情况






患者 2019-12-30 因“刺激性咳嗽 2 月”就诊于某医院


1. 胸部CT: 右肺上叶尖段占位,考虑恶性,周围胸膜可疑受累;右肺上叶恶性淋巴管炎可能;右肺门及纵隔内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可能。

2. 病理:(肺穿刺)浸润性腺癌。

3. 基因检测:EGFR L858R、TP53 突变

4. 治疗:2020-01开始口服吉非替尼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病情稳定。

2020-11-10 复查 CT: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较前增大。双肺及右侧水平裂胸膜增厚,考虑转移,部分结节较前略增大。


一线吉非替尼治疗PFS为10个月




入院基本情况






2020-11-27患者来我院就诊


患者男性,45岁,KPS评分:80分   ECOG评分:1分


1. 胸腹CT: 右肺癌,并双肺多发转移、右侧胸膜转移

2. 头颅MRI: 脑转移

3. 胸椎MRI: 椎体骨质异常,考虑转移可能性大

4. 基因检测:EGFR L858R突变 T790M阴性




临床诊断与分期






临床诊断:右肺腺癌靶向治疗后,双肺转移、脑转移、骨转移


病理分型:腺癌


临床诊断:cT1N2M1c ⅣB期


分子分型:EGFR L858R突变 EGFR T790M突变阴性




治疗过程与疗效评价






患者自愿入组“一项前瞻、开放、单臂 II 期临床研究评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伴 EGFR 敏感突变且既往 EGFRTKI 治疗失败的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案编号:BGB-A317-2001-IIT)”


  • 2020-12-17至2021-02-18期间:免疫+TP方案,4周期

    (替雷利珠单抗200mg d1 +白蛋白紫杉醇520mg d1+卡铂830mg d1,q21d)

    评估疗效:部分缓解(PR) 


  • 2021-03-13至2021-12-21期间:免疫+培美曲塞,维持治疗13周期

    (替雷利珠单抗200mg d1+培美曲塞 0.8g d1,q21d)

    评估疗效:PR→疾病进展(PD


  • 复查CT(2021-12-21):右肺癌并双肺多发转移、右侧胸膜转移,较前(2021-10-15)加重;右肺片状影,较前加重,考虑癌性淋巴管炎;肺癌骨转移

    评价疗效为PD


影像学资料

image004.png




二线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PFS为12个月



后续治疗






  • 再次基因检查:EGFR L858R突变、TP53突变、T790M阴性。

  • 治疗:2022-01-03开始口服奥希替尼160mg qd。


评价疗效为PR


三线奥希替尼治疗PFS为11个月


影像学评估

image010.png






治疗小结






1、整体疗效评价:

图片3.png


2、安全性评价:


患者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SAE)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


3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和血小板计数降低,均恢复,其余均为1/2级不良反应。

图片1.png





张燕教授点评

1. 该患者是一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一线使用吉非替尼治疗PFS达10个月,靶向耐药后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PFS达12个月,免疫耐药后又调整为奥希替尼治疗PFS为11个月,总生存期长达33个月,且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安全性良好。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基因检测结果是EGFR L858R突变、TP53突变、T790M阴性,未发生变化,患者先后经历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靶向治疗,3个阶段疗效评估均出现PR, 患者没有发生SAE和irAE, 3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和血小板计数降低,均恢复,其余均为1/2级不良反应, 疗效突出且安全性良好。


2. 对于驱动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总体的治疗原则是“有,免疫接力”


有靶打靶对于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靶向治疗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疗效获益,同时基于驱动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个体化精准治疗;


免疫接力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耐药后且发生广泛进展的患者,对于一/二代TKI耐药后不存在T790M突变或三代EGFR-TKIs治疗失败的患者,含铂化疗仍为标准治疗,但化疗疗效有限。近期首部关注驱动基因阳性NSCLC免疫治疗的专家共识《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公布1,为驱动基因阳性NSCLC免疫治疗临床应用提供了规范化引导。其中共识意见3指出:对于EGFR-TKIs耐药后发生广泛进展的患者,且在缺乏有效靶向治疗的情况下,推荐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尽管IMpower1502和ORIENT-313研究一致证实耐药的EGFR突变NSCLC患者可从ICIs+含铂化疗+贝伐珠单抗四药联合方案治疗中获益,但“四”联合方案较高的AE发生率仍限制了患者获益和临床应。A317-2001-IIT4为免疫联合化疗三药模式带来新证据,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显示出良好的克服靶向治疗耐药的作用,总体ORR为59.4%,该患者即入组该研究,二线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PFS为12个月。


3. 免疫治疗进展后指南推荐方案为单药化疗,疗效非常有效,亟待探索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该患者免疫进展时仍存在L858R突变,存在三代TKI获益的可能性。


4. TKIs与免疫治疗存在叠加毒性,序贯治疗需要关注安全性。一方面,EGFR-TKIs或ALK-TKIsICIs联用存在很高的安全性风险,故不推荐同时使用。EGFR-TKIs或ALK-TKIsICIs序贯使用时需要关注洗脱期,以避免与ICIs可能的叠加毒性。免疫治疗序贯EGFR-TKIs治疗目前没有明确的洗脱期指导,需要密切关注迟发irAE和间质性肺炎。




参考文献

1. 中华肿瘤杂志, 2022,44(10) : 1047-1065.

2. Lancet Respir Med. 2019 May;7(5):387-401.

3. Lancet Oncol. 2022 Sep;23(9):1167-1179.

4. Han BH. et al, 2021 ESMO IO, Abs 148P.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