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十分刺激?
大家好
我是李菊福。
朋友们都知道,
我平时喜欢看一些沙雕新闻。
近期的新闻里,有这样一条,尤其引人注目:
“神珠”入体,难道是想练成什么类似大威天龙的“盖世神功”
带着跃跃欲试的好奇心,
我深入了解了一下前因后果: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这位“男孩”去看医生。
跟医生讲自己尿频,尿急,尿血,而且这症状已经持续近10天了。
可当医生询问他原因时,他却面露难色,缄口不言。
尽职的医生当然不肯轻易放过他啊,于是在医生的再三询问下,男孩终于开口道出了实情:
原来他为了寻求刺激,将一种名为巴克球(别称磁力珠)的东西,塞入了自己的尿道,整整29颗。
医生给他拍了片子,发现磁力珠已经顺着尿道进入了膀胱,连在了一起。
珠子被取出来的时候,都已经钙化了。
代入感太强,菊福已经开始疼了。
啊这!
虽然行为很“弟弟”,但很明显这位“男孩”已经成年了,成年人都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以懂了,这次一定是“磁力珠”先动的手。
可能有朋友想问了,这磁力珠到底是啥玩意?能让玩者失魂,用者落泪。
它本来就是个玩具,像磁铁石一样,有强吸力。
但不幸的是,这个玩具近年来却变成了“男孩杀手”。
这里说的男孩,可不只包括那些想一珠多用的成年人。
更多的,其实是一些未成年男童。
其实磁力珠作为新型玩具冲入市场,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
它表层电镀,色彩绚丽,又有着强大的吸附磁力,可以摆各种造型,非常吸引人上手。
尤其是孩子们。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磁力珠,是不适合14周岁以下的儿童使用的。
为什么不适合?
有血淋淋的例子。
只看外表。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将磁力珠吞下去。
因为它直径只有5毫米左右,看起来特别像巧克力豆。
对物体没有强辨识的儿童甚至婴儿眼里,它就是好吃的。
所以每年,误食磁力珠的事件都层出不穷。
但是别看磁力珠小小的一颗,以为孩子就算吞到肚子里去也没关系。
其实后果很严重。
国际玩具磁力标准是50高斯。
市面上售卖的磁力珠却远远超出了这个标准100倍,高达5000高斯。
博主 @魏老爸 曾特地为磁力珠的磁力做过测评。
隔着88张A4纸,两个磁力珠仍旧能吸附在一起,这个厚度已经达到了1.1cm。
而这个厚度,是儿童肠道厚度的9倍。
所以,一旦孩子误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今年6月份就接诊了一位年仅1岁的磁力珠误食患者。
据孩子爸爸说,前一周,大女儿因为同学都在玩磁力珠,便吵着让自己也帮她买。
买回家不到一周时间,小儿子就出现了呕吐症状,喂了两次药没作用,爸爸才觉得事情不简单,于是将孩子送到了医院。
不到一周时间,医生检查结果显示,孩子已经出现了2处肠穿孔。
因为磁力珠吸附力太强,进入人体肠道后会快速吸附在一起。
强吸力会造成肠道压迫,压迫部位缺血坏死,导致肠穿孔是很容易的事情。
嵌入胃壁的磁力珠
但这还不是最痛苦的。
更痛苦的是,磁力珠很难自然排出体外。
进入肠道后,取出大部分情况下也不能通过微创,只能通过手术开刀。
不能自然排出体外,是因为磁力珠的强吸附力。
需要手术开刀,是因为人体肠道长达5-7米,并不能确定磁力珠具体在哪一段停留,只能“打开肚子”顺着整个肠道,仔细检查一遍。
@魏老爸 视频中,还采访了一位粉丝。
她的孩子,因为误食磁力珠,肠子被直接截掉了一段。
全麻,做胃镜,开刀,截肠子......
即便菊福作为一个猛男,听到这些痛苦的步骤都难免虎躯一震。
何况是只有几岁的孩子。
误食磁力珠的孩子
这还是发现及时的,倘若碰到粗心一点的家长,发现得晚一点,难保不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可让人意外的是,这么危险的东西,居然仍旧存在销售误导。
有些商家特地给磁力珠贴上“益智”标签。
有些甚至直接把儿童形象放在产品封面上进行宣传。
就这,能不让做家长的误会吗?
所以,这些磁力珠销量都特别好。
家长都快变成购买主力军了。
人家都坑爹,这些人妥妥坑娃。
不过就算做家长的都擦亮眼,也不能保证孩子百分百接触不到磁力珠。
毕竟大部分学校门口的小超市,向来无所不包。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
店家们躲着卖,藏着卖,偷偷卖。
谨慎程度堪比毒品交易。
但调侃归调侃。
认真讲起来,这玩意对孩子们的危害,完全不亚于毒品。
这些见不得光的交易,一旦被曝光,法律上来讲,是要百分之百负全责的。
养大孩子,对家长来说不容易。
所以,做家长的,为了孩子的健康跟安全,挑选玩具的时候,只能细心一点,再细心一点。
拒绝三无产品,多买3C认证。
而且谨记,一定要看好“注意事项”。
孩子对一个家庭的意义,相较于几块钱的利益,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也希望商家能稍微再多点真诚跟责任心。
卖东西的时候,说一句,再多说一句。
或许就是这一两句简单的提醒,就能挽救许多条生命,许多个家庭。
来源:一起神回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