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58岁男子将28颗珠子塞进体内,自称“睡梦中塞的”......??????

2020-08-0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消化病例

十分刺激?

image.png

  大家好 

我是李菊福。

朋友们都知道,

我平时喜欢看一些沙雕新闻。

近期的新闻里,有这样一条,尤其引人注目:

image.png

“神珠”入体,难道是想练成什么类似大威天龙的“盖世神功”

带着跃跃欲试的好奇心,

我深入了解了一下前因后果: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这位“男孩”去看医生。

跟医生讲自己尿频,尿急,尿血,而且这症状已经持续近10天了。

可当医生询问他原因时,他却面露难色,缄口不言。

image.png

尽职的医生当然不肯轻易放过他啊,于是在医生的再三询问下,男孩终于开口道出了实情:

原来他为了寻求刺激,将一种名为巴克球(别称磁力珠)的东西,塞入了自己的尿道,整整29颗。

image.png

医生给他拍了片子,发现磁力珠已经顺着尿道进入了膀胱,连在了一起。

image.png

珠子被取出来的时候,都已经钙化了。

image.png

代入感太强,菊福已经开始疼了。

image.png

啊这!

虽然行为很“弟弟”,但很明显这位“男孩”已经成年了,成年人都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以懂了,这次一定是“磁力珠”先动的手。

可能有朋友想问了,这磁力珠到底是啥玩意?能让玩者失魂,用者落泪。

image.png

它本来就是个玩具,像磁铁石一样,有强吸力。

但不幸的是,这个玩具近年来却变成了“男孩杀手”

image.png

这里说的男孩,可不只包括那些想一珠多用的成年人。

更多的,其实是一些未成年男童

image.png

其实磁力珠作为新型玩具冲入市场,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

它表层电镀,色彩绚丽,又有着强大的吸附磁力,可以摆各种造型,非常吸引人上手。

image.png

尤其是孩子们。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磁力珠,是不适合14周岁以下的儿童使用的。

image.png

为什么不适合?

有血淋淋的例子。

只看外表。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将磁力珠吞下去。

因为它直径只有5毫米左右,看起来特别像巧克力豆。

image.png

对物体没有强辨识的儿童甚至婴儿眼里,它就是好吃的。

所以每年,误食磁力珠的事件都层出不穷。

image.png

但是别看磁力珠小小的一颗,以为孩子就算吞到肚子里去也没关系。

其实后果很严重。

国际玩具磁力标准是50高斯。

市面上售卖的磁力珠却远远超出了这个标准100倍,高达5000高斯。

image.png

博主 @魏老爸 曾特地为磁力珠的磁力做过测评。

隔着88张A4纸,两个磁力珠仍旧能吸附在一起,这个厚度已经达到了1.1cm。

而这个厚度,是儿童肠道厚度的9倍。

image.png

所以,一旦孩子误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今年6月份就接诊了一位年仅1岁的磁力珠误食患者。

image.png

据孩子爸爸说,前一周,大女儿因为同学都在玩磁力珠,便吵着让自己也帮她买。

image.png

买回家不到一周时间,小儿子就出现了呕吐症状,喂了两次药没作用,爸爸才觉得事情不简单,于是将孩子送到了医院。

不到一周时间,医生检查结果显示,孩子已经出现了2处肠穿孔。

image.png

因为磁力珠吸附力太强,进入人体肠道后会快速吸附在一起。

强吸力会造成肠道压迫,压迫部位缺血坏死,导致肠穿孔是很容易的事情。

image.png

嵌入胃壁的磁力珠

但这还不是最痛苦的。

更痛苦的是,磁力珠很难自然排出体外。

进入肠道后,取出大部分情况下也不能通过微创,只能通过手术开刀。

不能自然排出体外,是因为磁力珠的强吸附力。

image.png

需要手术开刀,是因为人体肠道长达5-7米,并不能确定磁力珠具体在哪一段停留,只能“打开肚子”顺着整个肠道,仔细检查一遍。

@魏老爸 视频中,还采访了一位粉丝。

她的孩子,因为误食磁力珠,肠子被直接截掉了一段。

image.png

全麻,做胃镜,开刀,截肠子......

即便菊福作为一个猛男,听到这些痛苦的步骤都难免虎躯一震。

何况是只有几岁的孩子。

image.png

误食磁力珠的孩子

这还是发现及时的,倘若碰到粗心一点的家长,发现得晚一点,难保不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image.png

可让人意外的是,这么危险的东西,居然仍旧存在销售误导

有些商家特地给磁力珠贴上“益智”标签。

image.png

有些甚至直接把儿童形象放在产品封面上进行宣传

image.png

就这,能不让做家长的误会吗?

所以,这些磁力珠销量都特别好。

image.png

家长都快变成购买主力军了。

人家都坑爹,这些人妥妥坑娃。

image.png

不过就算做家长的都擦亮眼,也不能保证孩子百分百接触不到磁力珠。

毕竟大部分学校门口的小超市,向来无所不包。

image.png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

店家们躲着卖,藏着卖,偷偷卖。

谨慎程度堪比毒品交易。

image.png

但调侃归调侃。

认真讲起来,这玩意对孩子们的危害,完全不亚于毒品。

这些见不得光的交易,一旦被曝光,法律上来讲,是要百分之百负全责的。

image.png

养大孩子,对家长来说不容易。

所以,做家长的,为了孩子的健康跟安全,挑选玩具的时候,只能细心一点,再细心一点。

拒绝三无产品,多买3C认证。

image.png

而且谨记,一定要看好“注意事项”。

image.png

孩子对一个家庭的意义,相较于几块钱的利益,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也希望商家能稍微再多点真诚跟责任心。

卖东西的时候,说一句,再多说一句。

image.png

或许就是这一两句简单的提醒,就能挽救许多条生命,许多个家庭。

来源:一起神回复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