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气味遗传学技术无创精准调控心脏自主神经节丛治疗心律失常 | 武大人民AHA

2024-12-31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2024年11月16—18日,第100届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AHA 2024)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本次大会会集了全球心血管病学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成果及临床标准。在此次盛会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江洪教授、余锂镭教授团队表现出色,他们的多项研究成果被选中进行口头报告及壁报展示,研究涵盖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多个重要方面。团队成员代表武汉大学人民心内团队在AHA大会汇报交流12项,获得了多方认可。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还特别邀请了江洪教授、余锂镭教授团队,对12项研究成果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让更多的心血管同道了解并受益于这些前沿的科研进展。


image.png

江洪教授、余锂镭教授团队成员在AHA 2024大会现场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王长毅、王悦怡、周丽平和刘承哲)



PART.02
图片
壁报发言
图片



11月18日

气味遗传学技术无创精准调控心脏自主神经节丛治疗心律失常




摘要号:MDP1798

作者:周丽平,刘承哲,江洪,余锂镭



图片


背景




自主神经失衡会加剧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前期研究利用光遗传学等技术调控自主神经再平衡可显著抑制心律失常。然而电刺激或光遗传学调控策略需要植入电极和设备,存在有创侵入和非靶向等局限。气味遗传学技术是基于挥发性气味分子与特异性嗅觉受体蛋白相结合进而快速调控神经元活性。本研究旨在通过气味遗传学技术无创精准调控心脏自主神经节GP活性以降低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


方法




我们利用比格犬作为实验动物并分为对照组、GP电刺激组、GP气味遗传学调控组。GP电刺激组作为阳性对照;气味遗传学调控组利用AAV病毒表达嗅觉受体蛋白于GP神经元中,4周后,通过麻醉呼吸机给予气味分子2-戊酮进行GP调控。测量GP功能和神经活性、心脏电生理指标、缺血后心律失常等指标。


结果




气味遗传学调控组中,GP组织内的神经元成功表达嗅觉受体EGFP荧光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气味遗传学调控组2-戊酮吸入可显著激活GP功能和神经活性,并且显示出快速开关的调控效应,即2-戊酮吸入快速激活GP功能,而2-戊酮关闭后神经活性快速恢复到基线状态。此外,GP电刺激调控和气味遗传学调控都可显著延长心室有效不应期(ERP)。急性心肌缺血后,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多;相比之下,GP气味遗传学调控组心律失常事件显著减少[缺血1小时内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数量:3.5±4.5 对14.8±7.7,P<0.05]。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气味遗传学技术可以无创精准调控心脏自主神经节丛活性,进而减少心肌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