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7月2日,中日友好医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正式上线,“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次超100万,在此平台上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当天达到1002168人。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志愿登记人数1352576人,实现捐献24269例,捐献器官69302个。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樊静、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周军、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中心副主任陈静瑜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中日友好医院300多名医护代表,中日友好医院医联体单位、对口扶贫单位、远程协作单位共计九家线上线下参与了直播与互动。
周军书记
中日医院党委书记周军代表医院致辞,他首先代表医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长期以来,中日医院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医院,始终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竭诚为患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保障,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立医院的职责和使命。
作为第一批国家器官移植准入单位,2007年经原卫生部批准,中日医院就取得肺移植、肾移植资质并开展肺、肾移植手术。2015年医院成立院级OPO办公室,2017年院内成立脑死亡判定委员,2018年3月完成第一例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2017年医院正式建立肺移植中心,王辰院士任中心主任,陈静瑜教授任中心副主任兼肺移植主任。2018年,医院跻身全球八大肺移植中心之一。同年,心肺联合移植启动会召开。肾移植工作也重新启动。2018年4月完成我院首例DCD捐献肾移植手术截止目前共完成57例肾移植。医院向打造器官移植中心的发展目标稳步前进。2017年8月29日正式启用的立体式停机坪,最大限度保证航空医学救援的运输速度。2018年1月至今,我院独立完成器官捐献案例48例,完成140个大器官捐献。可以说,从资质、人员、管理、技术、硬件上对器官捐献、移植事业的开展做了全面支持和配套。
黄洁夫教授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在启动仪式上致辞称,在很多发达国家,80%的民众都是支持器官移植志愿者的,我希望这个理念为大家所拥护。器官移植工作不仅是临床高科技的技术,而且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深层次问题。今天的启动仪式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中日友好医院在普及器官捐献移植知识、提高器官捐献认识、鼓励公民自愿捐献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中心副主任陈静瑜联合全国多家移植中心共同宣读器官捐献倡议书,他在倡议中强调器官移植是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最后的希望。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捐献者将希望和大爱留于人间,他们崇高的奉献精神,使他人生命得以延续,大爱精神得以传承,这一平凡举动 ,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值得我们全社会关注、赞扬与传颂。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科、肾移植科(泌尿外科)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宣誓支持器官捐献。
来自内蒙古的69岁移植受者代表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移植术后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生命的真谛是延续、感恩和传递希望。他庆幸自己生出一个伟大的时代,没有器官捐献和医务人员的努力,生命便无从谈起。他同时感谢国家和医务工作者对器官捐献事业所做的努力,感谢伟大的器官捐献者及家属。同时表示,自己也已登记成为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希望有朝一日能为器官捐献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系统主任赵洪涛介绍,“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成立于2014年3月,是国内首个器官捐献登记网站,旨在向社会大众介绍、推广器官捐献的理念,唤起公众对器官捐献的关注,增强公民参与器官捐献的意识,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公民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从统计数据来看,90后已经成为器官捐献的中坚力量,人数比例超过了53%。80后紧随其后,接近于30%。刚刚成年的00后也开始担负起社会的重任,为器官捐献贡献力量。
为扩大公众对“施予受”器官捐献的了解和支持率,今年以来,该平台启动和深入与全国公立医院的对接工作,将公益宣传的触角走进医院,走进最需要的人群中,力求让更多生命垂危、等待移植的患者早日看到新生的希望。目前“施予受”在全国已有20多家医院在此平台上线,中日友好医院是北京移植医院中第2家上线此平台的医院。
通过网站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仅意味着公民表达了支持器官捐献的个人意愿。最终捐献与否,取决于公民是否达到了符合器官捐献的医学状态及必要的程序,并经过严格的伦理,医学等程序进行。此外,志愿者还可随时取消登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