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体育运动相关性眼损伤防治项目启动 将为我国全民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2018-01-10作者:外科医生资讯
眼科

1月8日,天津市体育运动相关性眼损伤防治项目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启动,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颜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主任韩琪、副主任张静楷、科研处处长郝峻巍,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天津市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王欢参加了启动会。

体育运动相关性眼损伤防治项目为一项横断面研究,将在我国职业运动员人群中,调查眼外伤的发生率、眼底损伤的形态学改变、视力损失的程度以及伤眼的远期预后,以明确我国不同运动类职业运动员眼外伤发生率,不同类型运动导致运动相关眼外伤的形态学特点和好发部位,以及运动相关眼外伤的远期预后,为我国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产业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为制定合理的运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搜狗截图18年01月10日1014_1.png

启动会专家合影

眼外伤在任何国家和任何历史时期都是无法避免的,但又是可防可控的。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运动相关的眼损伤日益增多,而我国目前缺乏外伤登记制度,使得大量的眼外伤无法得到应有的治疗和随访。

国际上对于运动相关眼损伤的研究也只是局限于部分体育运动,如足球、板球等等,且大都是以医院就诊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因此,国内外均缺乏严格设计的、以职业运动人群为基础的运动相关眼损伤研究。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牵头发起了体育运动相关性眼损伤防治项目。

该项目采用横断面调查,对目标人群(对全国各省市体育协会下辖的运动队以不同类运动的各省级运动队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对抽样的队伍进行全员调查和随访;选取的运动项目包括:拳击、足球、板球、篮球、羽毛球、棒/垒球和田径)进行问卷调查、眼部前后节查体和辅助检查并填写病例报告表,作为基线研究结果;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年度随访,前瞻性调查眼外伤发生率、伤眼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及其远期预后。

在启动会上,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颜华教授介绍,运动相关眼损伤约占全部眼外伤的13%,而人们在运动过程中对眼的防护意识较差。依据眼外伤风险高低,运动被分为低、中、高风险三类:低风险运动主要包括田径、游泳、体操和自行车等;中风险运动主要有棒球、曲棍球、篮球、足球、网球、击剑、高尔夫等;高风险运动主要有拳击、摔跤、武术等。在所有运动相关眼损伤中,高风险运动损伤约占55%,中风险运动损伤约占27%,低风险运动损伤约占16%,相对较安全的运动损伤约占3%。

角膜擦伤是最常见的运动相关眼损伤,在篮球运动中超过10%,足球运动中超过20%。其他运动相关眼损伤还包括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眶骨折、眼球破裂等。

在所有运动相关眼损伤患者中,约72%需要终身随访,约11%导致永久性视功能障碍,约28%的眼球摘除与运动或娱乐活动相关。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将极大挽救患者视力并改善预后。

颜校长特别强调眼损伤的预防,包括运动前评估,即在运动之前全面了解运动参与者的眼部情况和相关病史,是否有高度近视、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科手术或外伤史等;在运动中进行眼部防护,充分的眼部防护可以预防90%左右的运动相关眼损伤。然而,颜校长指出,目前仅有9.4%的运动相关眼损伤患者佩戴了眼部防护设备。同时,颜校长也提到,不当的防护眼镜佩戴可能会由于眼镜的破坏对眼造成二次损害。

此外,颜校长也提到了目前运动相关眼损伤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大部分研究只针对伤后到急诊就诊的患者,对病情较轻未就诊患者未进行分析;研究中对运动的定义不统一;未对伤后视力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对电子竞技等导致慢性视力损害的运动未进行研究;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等。

最后,颜校长总结道,运动相关眼损伤发病率逐年上升,需要对其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尽快制定预防方法。国际上一些眼外伤研究机构已对各自国家的运动相关眼损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我国眼外伤学组也应加强此方面工作,为我国运动相关眼损伤的防治提供指导。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李妍)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