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6月13日~16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皮肤病领域学术盛宴——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CSD 2024)在山东青岛盛大召开。
作为一种临床罕见且可能致命的皮肤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领域的研究进展历来备受关注。多项与GPP相关的重要研究结果亮相此次盛会,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大会期间,“医学界”在现场偶遇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杨斌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满孝勇教授、重庆市中医院刁庆春教授,特邀三位皮科大咖分享GPP领域精粹与个人学术洞见。
慢性病程、反复发作,佩索利单抗
助力GPP长期治疗目标实现
杨斌教授指出:“GPP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GPP‘慢性’的疾病性质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GPP的临床病程高度可变且具有迁延的特性,临床上可分为发作期、发作间期[1,2];Effisayil 2研究中即有数据显示,87%患者的病程超过1年[3]。其次,GPP发作具有反复性。有研究显示,患者可在数年内多次发作(图1)[2,4];甚至有研究显示,76%的患者在治疗1年内即可出现复发[5]。此外,GPP患者可存在慢性症状。有调研显示,83%的皮肤科医生表示患者在GPP发作后仍有慢性症状[6];Effisayil 2研究中亦表明,即使在发作间期,也有高达86.2%的GPP患者存在慢性症状[7]。”
图1:GPP可反复发作
对此,刁庆春教授也表示:“GPP有两大特征,一个是‘慢’,会长期反复发作,因此一定要进行长期管理;另一个是‘重’,GPP发作的时候症状重,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疾病。”
此外,杨斌教授谈及GPP的治疗目标,也与我们分享了目前国际上发表的最新进展成果。2023年国际德尔菲专家共识[1]明确指出,GPP的短期治疗目标为快速、持续清除脓疱、炎性红斑、鳞屑、结痂和皮损,未见新发脓疱;迅速缓解全身症状并减轻疼痛;保持良好的安全性。长期治疗目标为减少GPP发作,实现皮肤和全身症状的持续缓解,并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质量,长时间治疗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关于GPP治疗目标的共识,杨斌教授相信这必将利于临床GPP规范化的长期管理。图1:GP
对于GPP长期管理目标的达成,现Effisayil 2研究结果表明,至第48周,相较于安慰剂组,佩索利单抗皮下注射高剂量组(600mg负荷剂量,随后300mg q4w)GPP发作风险减少84%(图2)[3];实现持续缓解(即每次随访时GPPGA总分为0或1)、更严格的持续缓解(即每次随访时GPPGA总分为0或1,且所有GPPGA单项评分≤2)的患者比例更高[10];且更多患者达到DLQI 0/1[11];此外,安全性可靠[3]。因此,佩索利单抗皮下注射在减少发作、持续缓解、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可助力GPP长期治疗目标的实现。
基于此,刁庆春教授认为,佩索利单抗是达成GPP长期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因其不仅治疗效果显著(静脉注射能迅速清除脓疱、缓解全身症状,皮下注射又可降低GPP发作风险,减少GPP发作频次),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极大的利于GPP患者,毕竟传统治疗手段在GPP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不足,很难实现对疾病的长期控制
发作间期生活质量仍受损,
佩索利单抗助力GPP患者实现持续改善
本次大会带来的Effisayil 2研究基线数据分析结果[7]表明,入组患者的平均DLQI评分高达8.1分,表明GPP在发作间期仍对患者造成负担;且轻度/慢性症状(GPPGA总分为1分)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图3、图4)。
对此,杨斌教授说道:“这证实,即使在发作间期,GPP患者生活质量仍受疾病影响,亟需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持续消除慢性皮肤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图3:Effisayil 2研究基线时的DLQI总分
本次大会带来的Effisayil 2研究生活质量改善分析结果[11]显示,即使在发作间期,佩索利单抗皮下注射高剂量治疗也可快速且持续地改善GPP患者生活质量(图5、图6)。
杨斌教授评价道:“这进一步丰富了佩索利单抗皮下注射用于GPP长期维持治疗的循证证据,也为佩索利单抗皮下注射助力GPP长期治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5:至第48周,DLQI评分改善≥4分的无发作患者比例
图6:在48周期间所有访视中,达到DLQI 0/1的患者比例
探寻减少GPP发作标准给药方案,
佩索利单抗安全性再添新证
本次大会中的一项研究[15],通过分析Effisayil 2和Effisayil ON研究的数据,探索了减少GPP发作的标准给药方案。Effisayil 2研究中,佩索利单抗300mg q4w与300mg q12w皮下注射方案的数据表明需要q4w给药(表1、图7)。来自Effisayil ON研究的佩索利单抗开放标签皮下注射(300mg q12w)的数据进一步支持减少GPP发作的起始治疗需要q4w给药(图8)。未来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明确佩索利单抗300mg q4w皮下注射用于减少GPP发作疗效更佳的机制。
表1:Effisayil 2研究结果
图7:Effisayil 2研究结果
图8:Effisayil ON研究结果
本次大会带来的一项研究,对佩索利单抗用于皮肤病治疗(包括GPP在内)的六项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数据进行汇总分析[16]。结果显示,经佩索利单抗治疗后,患者发生预定义的安全性事件的风险极低。在不同临床试验中,佩索利单抗表现出一致且良好的安全性(图9)。
图9:GPP临床研究的安全性结果汇总分析
此次CSD大会上发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GPP在发作间期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而佩索利单抗皮下注射可持续改善GPP患者生活质量,助力GPP长期治疗目标的实现。探索减少GPP发作的标准给药方案的研究则表明,佩索利单抗300mg q4w皮下注射可作为减少GPP发作的标准给药方案。此外,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佩索利单抗具有可靠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安全耐受的治疗选择。
期待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积累更多循证医学证据,为佩索利单抗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参考,进一步推动GPP诊疗的高质量发展。
杨斌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院长,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粤港皮肤科学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主委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主编
近年来主要聚焦增生性瘢痕、免疫性皮肤病及梅毒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自然重点、面上及国际合作项目1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主编及参编著作11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10余篇,SCI收录80余篇,获“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中青年医师”、“广东医师奖”和“广东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
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学会皮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银屑病学组组长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70余篇。
刁庆春 教授
第三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博士
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二级),博士后指导教师
重庆市中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大专项特聘首席专家
国家区域诊疗(中医)中心/西南中西医结合皮肤专科联盟负责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重庆市免疫性疾病传承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重庆市皮肤科质控中心负责人
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注册与备案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
重庆市中医院GCP机构皮肤病专业负责人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常委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民族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常委
审批编号:SC-CN-15556
有效期至:2025年6月28日
仅供医学人士阅读参考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