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肝癌领导力2021 | 打破高复发率生存限制,多手段综合治疗助力肝癌患者拥抱长期生存

2021-07-26作者:CMT快讯资讯
消化系统肿瘤非原创
引言

肝癌复发始终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据统计,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70%。降低复发率、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是肝癌领域始终聚焦的热点话题。有研究证实,术后应用索拉非尼可显著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的复发率。靶免联合治疗、局部联合系统治疗都为肝癌的治疗注入更多希望和信心。


基于此,在今年的肝癌领导力大会上,《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山西省肿瘤医院党学义教授就如何进行局部联合系统治疗、靶免治疗前景等话题带来自己的真知灼见。













辅助治疗改善肝癌术后高危复发风险患者预后,免疫治疗将发挥巨大潜力


肝癌切除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高达40%~70%。具有微血管侵犯(mVI)、门静脉癌栓、肿瘤直径较大、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未恢复正常等特点的患者容易在术后复发。长久以来,改善肝癌术后具有高危复发因素患者的预后都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肝癌切除术后存在的微小残留病灶可能是造成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索拉非尼作为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剂(TKI),一方面可以通过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一方面能够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索拉非尼用于术后辅助治疗,理论上能够将复发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之中。近年来,部分临床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肝癌术后应用索拉非尼能够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肝癌辅助靶向治疗逐渐获得临床的广泛认可,成为了各大指南的推荐治疗策略。


与此同时,随着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肝癌的治疗中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被指南推荐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方案。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也有不俗成绩。石学涛教授开展的瑞戈非尼联合PD-1抑制剂二线治疗晚期肝癌的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患者客观有效率(ORR)达到27.3%,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在晚期肝癌中的成功,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术后辅助靶免联合治疗的疗效。石学涛教授提醒道:“然而我们也看到,目前的数据仍不成熟,靶免联合与靶向单药相比,究竟何种治疗方式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仍有待更多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那么在目前阶段,究竟该如何为患者制定治疗策略呢?石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索拉非尼作为肝癌治疗的经典药物,疗效一直处于不败地位,且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获得了26个月OS的生存获益,中国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更是高达35.3个月。此外,索拉非尼、瑞戈非尼安全性较为可靠,多数不良反应在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在临床应用中更易于管理。由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机制上具有协同效应,理论上能够发挥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并且对于部分进展较快的患者,一线应用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能够快速遏制肿瘤的生长,为患者争取更长生存时间。总而言之,在临床中应综合评估肿瘤进展情况、患者身体情况和经济因素,开展个体化的治疗。



肝癌治疗手段多样,MDT助力优化治疗策略,提升肝癌治疗效果


肝癌治疗手段较为丰富,针对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中晚期患者,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介入和/或综合治疗。具体而言,外科手术切除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消融治疗等介入治疗针对于影像学可见病灶;综合治疗可对微小病灶和肿瘤微环境进行干预,提高肿瘤治疗效率。此外,肝移植也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开展多学科诊疗(MDT),联合应用不同治疗方式,能够进一步改善肝癌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肝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展快速,为肝癌治疗带来新机遇。今年美国肿瘤学年会(ASCO)上报道了多项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结果。例如瑞戈非尼联合PD-1抑制剂一线治疗晚期肝癌患者,ORR达到31%,这一数据为晚期肝癌系统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与研究方向。期待未来能够继续开展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对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验证。郑加生教授也指出,在应用联合治疗方案时,需要警惕药物不良反应。免疫治疗作为全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与化疗、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存在差异,免疫风暴等严重不良反应会危及患者生命。在临床应用中应及时识别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并熟悉不同不良反应的处理方式。





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驾,不断提升肝癌治疗水平


肝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进行肝癌诊治工作时,要综合运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手段,为患者制定获益最大的治疗方案。局部治疗手段多样,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除了外科手术之外,消融治疗和TACE等介入治疗均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细胞,实现杀伤肿瘤的效果。综合治疗近年来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为了患者更好的生存获益,临床医生务必要掌握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合理、规范化的结合。


以往在治疗肝癌患者时,首要考虑的是能否进行手术,外科医生力求尽早为患者进行根治性切除。但如今,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癌中获得了理想的疗效之后,全身治疗也逐渐从晚期向中、早期探索。未来,期待能通过降期治疗,扩大适应手术的患者群体,为更多患者创造手术机会;也期望有更加完善的辅助治疗方案,降低术后患者的复发风险,提高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



党学义教授审校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