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健康中国,泌尿先行。在数代泌尿人的共同努力下,40年间我国泌尿外科事业高速发展,泌尿系统疾病诊疗理念、手术技术、基础科研、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前列腺癌作为泌尿外科诊疗中的重点和难点,40年的发展历经荏苒、方兴未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十年”的旅程,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显著的进步,而下一个“十年”也已大幕拉起!
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论坛报》举办《健康中国泌尿行·前列腺癌新十年》系列访谈栏目,全面覆盖领域内院级管理者、学科带头人、临床专家以及药学专家,揭示前列腺癌临床诊疗困境、解析前沿技术理念、探寻下一个十年的高速发展路径。本期邀请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医院何朝宏教授围绕前列腺癌学科发展、诊疗水平提高以及药物创新等热点话题畅谈前列腺癌新十年。
【何朝宏教授】
前列腺癌外科治疗不断创新,术前辅助意义重大,精准治疗、全程管理有序发展
前列腺癌外科治疗已经逐步从开放手术过渡到腹腔镜手术,进而发展到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国内专家、学者近年来提出的多种创新术式、创新操作方式,极大促进了前列腺癌外科治疗蓬勃发展。对于局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术前新辅助治疗,目前以内分泌治疗为主。新辅助治疗可以使前列腺癌的瘤体缩小、方便医生手术操作、减小手术创伤,进一步降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精准治疗观念的提出,让肿瘤的治疗更上一个台阶。在前列腺癌领域,精准治疗涉及针对前列腺癌特有基因的靶向治疗和针对相关分子通路靶点的特定治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ng/ml、Gleason评分>8分、肿瘤分期在T3期以上、手术切缘阳性、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均被视为高危患者,高危患者约占需手术前列腺癌患者的50%以上。高危患者直接手术会导致肿瘤残留可能性大,肿瘤复发风险高,因此可考虑应用术前新辅助治疗。高危及局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治疗很有必要,术前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肿瘤降期、降低手术切缘阳性率、使部分不可切除病灶转变为可切除,为患者争取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进行选择,较轻的患者可单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较重的患者可应用新辅助内分泌联合化疗。一般在应用新辅助治疗3-6个月时间后,如果肿瘤缩小至合适范围后,可考虑行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后,由于前列腺缩小,给外科大夫在盆腔内增加了可操作空间、使精准切除成为可能,术后患者尿控功能恢复更佳、减少行膀胱颈重建、避免了术前置入支架术后拔管相关的并发症等。总之,术前新辅助治疗对手术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
临床上,部分局部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可通过新辅助治疗,达到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的目的。但是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应用标准,所以临床应用经验仍不充足。有研究表明,新辅助治疗的应用在缩瘤降期以及降低病理切缘阳性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无法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期。常规新辅助治疗主要是雄激素阻断治疗,目前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也有较好治疗效果。对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评估也并无统一标准,目前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术前的GS评分、术前的PSA水平及术后病理来综合评估复发风险。术后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不仅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还要进行局部放疗,且要缩短随访周期,由通常的3个月缩减至1个月。中国前列腺癌的治疗发展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外科精准手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希望精准手术未来达到更好的尿控率和性功能的保护效果;第二是诊断方面的发展,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及分析,再精准的分期分型,临床医生可以据此做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治疗疗效;第三方面是新型药物的研发及临床的应用,新型药物为延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供可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