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幽门螺杆菌没症状,查不查?治不治?听听院士怎么说

2020-11-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以下简称HP)的感染率高达50%—67%,意味着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被感染。


研究表明,感染者中大约有1%的人最终会演变成胃癌。


而我国有14亿人口,有7亿人感染,这个数字是非常令人恐怖的,即便是1%的感染者不加治疗,那么将有700万人是胃癌的候选人。


微信图片_20201118142738.jpg


HP感染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问题



2019年7月25日,一位老者,是我们医院院长的亲戚,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肿瘤标志物也正常,只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老人也没有任何不适。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胃镜检查却是进展期胃癌!


虽然该患者发现的较晚,但还算及时,行胃切除术后,目前恢复良好。


同年8月19日,我们还发现了一例32岁女性早期胃癌,她是一个二胎妈妈,二宝才2岁。


她一直有消化不良、便秘等毛病,也没有太在意。一直拖着。


今年孩子2岁了,前几天才来医院检查,碳14呼气阳性+++,胃镜发现胃体前壁可疑病灶,病理结果显示胃腺癌。好在,是一个早癌


经评估,属于黏膜内癌,高分化,没有淋巴和脉管浸润,病灶在1cm左右,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22日,顺利实施了ESD术,手术完美。


微信图片_20201118142740.jpg


两位患者其实在几年前的常规查体中均已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当时因为没症状,所以都没有理会。


如果当时能够根除,也许就可以避免这么严重的后果和风险了,至少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对于成年人HP阳性却没有症状的成年人是否需要根除,国内专家一直有两派意见:


一种认为,只要没有抗衡因素,一律建议根除以绝后患;


另一种则认为,没有症状、不是高危人群不需要根除。


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篇科普幽门螺旋杆菌的文章中,对“到底那些人需要根除”如此表述:


对于大部分查出Hp菌阳性的人来说,是不需要治疗的,真正需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治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

除了有胃癌家族史人群,

还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或是在病理检查中发现有不典型增生的,

以及计划长期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

到底何去何从,让一线医生和患者也很迷茫。


2019年4月19日,我国出台了《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这才终于有了官方的意见。


微信图片_20201118142743.jpg


该《共识》认为:


1、幽门螺杆菌不是益生菌,是传染病,根除之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


2、根据日本的经验,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3、在浅表性胃炎或无症状阶段根除,受益最大,几乎可100%预防肠型胃癌;


4、根除Hp利大于弊;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某些疾病呈正相关;


5、在根除方案的选择上,摒弃此前的标准三联疗法,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


6、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检查并根除。


李兆申院士也力挺无症状根除Hp


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院士说:


无论什么时候,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应该根除,不分年龄、不分时间,只要检测是阳性,越早根除获益越大。


微信图片_20201118142750.jpg


我国“第5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指出,根除Hp的最佳时机应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发生前。


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40%—60%,其中儿童及青少年感染率也高达20%—30%。


而早在1994年,Hp就被列为胃癌I类致癌因子,由于在临床上Hp能够被根除,所以Hp感染是胃癌预防中最重要且可控的危险因素已成学界共识。


同时,根除Hp还能显著降低慢性胃炎、胃溃疡复发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风险。


李兆申院士还说:“胃癌实际上就是一种炎症到癌症的过程,炎症很大程度上就是Hp感染而来,到了肠化生阶段,我认为就不可以逆转了,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可控因素,Hp感染就是其中一个。


美国病理学家Correa教授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肠型胃癌发生模式:


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微信图片_20201118142753.jpg


而在萎缩、肠化发生前根除HP,几乎能100%预防肠型胃癌的发生!


即使在肠化发生后,也能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最低能保持现状而不向胃癌发展!


为什么我国的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远大于日本呢?


主要因为,日本2012年就实施了全民消灭HP的战略,从12岁起就要检查和根除HP,并普及了胃镜检查,还有,居民少吃高盐和不新鲜食物等等。这使日本连续60年胃癌双率持续下降!


反观我国,死亡率、发病率居世界第一,每年有49.8万人死于胃癌,而且还有年轻化的趋势,在这一点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的原因!


李兆申院士还表示:“我们承认目前不能完全预防胃癌发生,也必须承认,我们忽视了胃癌的早诊早治,我们坚信,攻克胃癌从根除幽门螺杆菌开始。”


也就是,根除Hp,是控制胃癌的最重要的可控因素。


微信图片_20201118142800.jpg


到底哪些人需要根除呢?


简言之:只有根除幽门螺杆菌才能有效预防胃癌!


只要是阳性的14岁以上-75岁以下成年人,没有抗衡因素,都需要、都建议根除。


14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除非有必要,不建议检测和治疗;以下人群建议检测并根除:


  • 1.年龄大于等于40岁;

  •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来源老杜说健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