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ICM: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TBI后昏迷

2023-08-24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点击学习神经重症临床干货

专家实用文章,指导NICU病房建设、诊断与监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可能导致意识障碍,这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在急性期,昏迷是由唤醒和意识障碍定义的,通常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最近的大规模观察性研究报告称,在中国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TBI患者中42%者GCS≤8,欧洲为37%。据估计,在严重TBI后昏迷的患者中,0.63-7.33%的患者在受伤6个月后处于植物人状态,不同中心的发病率差异很大。未能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或意识障碍,会带来重要的管理和伦理问题,引发人们质疑持续临床管理的适当性,有时还会下达停止生命支持治疗(withdrawal of life supporting treatments,WLST)的决定。



到目前为止,很少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提高创伤后早期阶段的昏迷恢复。颅内情况不稳定以及需要在重症监护室监测和治疗,限制了有创性刺激的适用性,如脑深部或脊髓刺激。在TBI的慢性阶段药物有一定的效果,但没有证据支持对急性昏迷患者有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干预措施被证明可以提高昏迷的恢复。



非-有创性经皮电刺激增强唤醒,以及从昏迷或意识障碍中苏醒的潜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右正中神经刺激(Right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RMNS)最初用于治疗创伤后瘫痪的肢体,最初在美国进行的小型研究中探讨了RMNS作为增强意识水平的方法。



RMNS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改善意识障碍,包括(1)增强正中神经通路上脊髓网状结构以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ARAS)神经元的突触;(2)提高血液灌注和(3)提高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保证更多神经元的存活。然而,判定临床疗效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更多的探索性研究,以便将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场景,建立更精确的靶向治疗模型。



小型探索性研究和单中心对照试验发现了该技术促进昏迷苏醒的潜力。这些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前景的新的昏迷唤醒策略,需要一项大规模试验研究RMNS对严重TBI后昏迷患者的疗效。



2023年6月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高国一在Intensive Care Med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探讨RMNS是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加速TBI患者从昏迷中恢复的治疗方法。



这项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国的22个中心进行。TBI后7-14天急性昏迷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1:1)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RMNS组)或常规治疗(对照组)。RMNS组接受20 mA、300μs、40 Hz的刺激脉冲,持续20 s/分钟,每天8 h,持续2周。主要结局是TBI后6个月恢复意识的患者比例。



在2016年3月26日至2020年10月18日期间,共招募了329名参与者,其中167人被随机分配到RMNS组,162人被分配到对照组。损伤后6个月,RMNS组恢复意识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72.5%,n=121,95%置信区间(CI)65.2–78.7% vs 56.8%,n=92,95%CI 49.1–64.2%,p=0.004)。与对照组相比,3个月和6个月时的GOSE评分(5[四分位间距(IQR)3-7] vs 4[IQR 2-6],p=0.002;6[IQR 3-7] vs 4[IQR 2-7],p=0.0005)和28天时FOUR评分(15[IQR 13-16] vs 13[IQR 11-16],p=0.002)更高。轨迹分析显示,RMNS组中有更多的患者GCS、CRS-R和DRS评分改善得更快(分别为0.01、0.004和0.04)。两组的不良事件相似。刺激装置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最终作者认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是治疗急性创伤性昏迷患者的一种可能的有效方法,需要在验证性试验中进行验证。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24134018b379adae33ad946d162765b.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713105729.pn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20429110229.png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神经内科必会50个知识点!

从病例中学习脑出血的定位诊断

新发成人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流程,一图掌握!

头晕背后的真相

神经系统经典知识点最全总结|图解

诊断癫痫,须掌握脑电图的判读!

脑疝的类型及其影像特征

癫痫持续状态新定义及10个诊治指标

周志强教授:眩晕的规范化诊治

双侧基底节、丘脑病变影像学表现

烟雾病临床分型研究进展

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

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科常见影像征象总汇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