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大胸妹子容易得乳腺癌?医生说不能看大小,而是应该看密度

2020-08-06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乳腺癌

江湖传言,胸越大,越容易得乳腺癌,这里头有没有道理呢?

目前主流的观点,均不支持这种说法,任何一个乳腺癌的预防或者治疗指南,均没有把胸大列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胸大容易得乳腺癌,只是很多朋友自己一厢情愿或者主观臆断的,胸大不等于乳房的腺体多(有可能是脂肪含量多)。


微信图片_20200804140459.jpg


目前已经比较明确,增加乳腺癌的因素,有以下一些:

1、年龄增加


2013-2015年美国女性发生乳腺癌的概率如下:

●出生至49岁–2.0%(每49名女性有1人);

●50至59岁–2.3%(每42名女性有1人);

●60至69岁–3.5%(每28名女性有1人);

●70岁及以上–6.7%(每14名女性有1人);

●出生至死亡–12.4%(每8名女性有1人)。


2、女性


男性也可以患乳腺癌,但是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3、体重和体脂


体重指数BMI大于30与乳腺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研究发现,肥胖的女性,增加绝经后得乳腺癌的概率。即使BMI正常,体脂率较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仍然增加。

不同于绝经后的女性,绝经前的女性中,BMI增加,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但是具体原因未明。

这里提示我们,绝经前稍微胖一点是可以的,在围绝经期,就要开始减肥,控制体重了。


4、高身材


身高较高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有研究显示,身高大于175厘米的女性,比身高160厘米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加20%,可能与青春期的营养状态有关系。

5、雌激素水平


无论是绝经期还是绝经后的女性,体内高雌激素水平,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绝经后长期补充外源性雌激素,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6、乳腺良性疾病


有一些类型的乳腺增生,可增加乳腺癌发病率,例如异型性增生。

7、致密的乳腺组织


乳腺的密度反映了腺体组织和结缔组织相对于脂肪组织的含量,腺体组织越多,脂肪组织越少,乳腺越致密。在乳腺X光下,致密的乳腺组织通常定义致密组织占整个乳腺≥75%。


微信图片_20200804140502.jpg



乳腺组织致密,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同年龄段女性的4至5倍。

这里要提示大家,乳腺致密不等于胸大,很多胸大的妹子,其实只是胸部的脂肪多而已,相比于欧美国家,我们国家的妹子,普遍胸要小一点,但是乳腺的腺体组织丰富,更为致密。

8、月经初潮早或者绝经晚


月经初潮早或者绝经晚,乳腺长时间暴露在雌激素的环境中,有研究显示,月经初潮的年纪每晚一年,乳腺癌风险下降5%,绝经年龄每晚1年,乳腺癌相对危险度增加1.03%。

9、未经产和多产


没有生孩子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增加,尽管经产女性在分娩后最初几年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高于未经产的女性,但经产状态会在分娩后产生数十年的保护作用。

多产是否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有争议,有研究显示,妊娠次数增加,会降低乳腺癌风险。

生孩子的年龄,也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首次生产年龄为20岁、25岁及35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累积发病率(直到70岁)分别降低20%、降低10%和升高5%。未经产女性的风险与首次足月产年龄为35岁的女性相近。

从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来看,越早生孩子,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越小。

10、乳腺癌个人史


有乳腺原位导管癌或者浸润性乳腺癌的个人史,会增加对侧乳腺患乳腺癌的发病率。

11、乳腺癌家族史


如果有1位一级亲属患癌,你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至近2倍

如果有2位一级亲属患癌,风险增加至3倍

受累一级亲属的确诊年龄也影响乳腺癌风险,如果一级亲属在30岁前确诊,则风险增至3倍,但若是60岁后确诊,则风险仅增至1.5倍。


12、基因突变


所有乳腺癌病例中,仅5%-6%直接由以下基因突变导致: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包括BRCA1、BRCA2、p53、STK11、CDH1、PALB2、PTEN以及错配修复基因。

以BRCA1突变为例,如果携带这个基因的突变,到70岁时,患乳腺癌风险高达55%-70%,卵巢癌终生风险为40%-45%。


微信图片_20200804140505.jpg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可以考虑行预防性乳腺及卵巢切除手术,例如安吉丽娜朱莉。


13、饮酒和吸烟


饮酒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一致性证据表明,与不饮酒者相比,低水平饮酒量(<1标准杯/日)到高水平饮酒量(≥3标准杯/日)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均更高。

多项研究表明,吸烟者的乳腺癌风险轻度增加。


14、夜班工作


国际癌症机构和WHO公认夜班很可能致癌,不过证据不太一致,2012年一项护士研究报道,午夜后上班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OR 1.8,95%CI 1.2-2.8),且白班和夜班长期轮换的护士风险最高(OR 2.6,95%CI 1.8-3.8)。

两者的关系可能与夜间光暴露有关,其抑制了松果体产生夜间褪黑素。


15、暴露于治疗性电离辐射


年轻时胸部暴露于电离辐射,如治疗霍奇金淋巴瘤或原子弹爆炸或核电站事故的幸存者,则乳腺癌风险增加。


可能降低乳腺癌风险的保护因素,有以下三点:


1、哺乳


多项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及meta分析已显示哺乳有保护作用,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哺乳时间的长短和产次的混杂因素。


微信图片_20200804140507.jpg


一篇大型的汇总分析纳入了47项流行病学研究的个体数据(50,302例浸润性乳腺癌女性和96,973例对照者),估计每哺乳12个月,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下降4.3%。


2、体育锻炼


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支持缺乏运动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但定期体育锻炼似乎对乳腺癌有轻度预防作用,尤其在绝经后女性中。


3、饮食因素


地中海饮食,特征为富含植物性食物、鱼和橄榄油,可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植物雌激素是天然存在的植物物质,化学结构类似于17-β雌二醇。它们主要包括异黄酮类(黄豆和其他豆类中分布浓度高)和木酚素类(在多种水果、蔬菜和谷类制品中存在)。低质量证据显示,富大豆膳食可预防西方女性乳腺癌。

总而言之,乳腺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遗传因素、家族史、又有生活饮食习惯、月经生育情况。

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胸大与乳腺癌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任何指南将胸大列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来源:曾哥每日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