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1月1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一项关于的卒中血管内治疗(EVT)前进行阿替普酶静脉给药的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试验。结果显示,在对欧洲患者进行的随机试验中,在卒中后90日时的残疾结局方面,单纯EVT与阿替普酶静脉给药联合后续EVT相比既不具有优效性,也不具有非劣效性。两组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相似。
该试验纳入直接到具备EVT能力的医院就诊,并且符合接受阿替普酶静脉给药和EVT条件的卒中患者(n=539)。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分别接受单纯EVT或阿替普酶静脉给药联合后续EVT(标准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90日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范围,0[无残疾]~6[死亡])评估的功能结局。该研究评估了单纯EVT与阿替普酶+EVT相比的优效性以及非劣效性(非劣效性界值为两个试验组比值比95%置信区间的下限0.8)。全因死亡和有症状的脑出血是主要安全性终点。
单纯EVT组和阿替普酶+EVT组在90日时的改良Rankin量表中位评分分别为3分(四分位距,2~5)和2分(四分位距,2~5)。经校正的共同比值比为0.84[95%置信区间(CI)为0.62~1.15,P=0.28],这表明单纯EVT既不具有优效性,也不具有非劣效性。单纯EVT组和阿替普酶+EVT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0.5%和15.8%(经校正的比值比为1.39,95% CI为0.84~2.30)。两组分别有5.9%和5.3%的患者发生了有症状的脑出血(经校正的比值比为1.30,95% CI为0.60~2.81)。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小璐编译,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