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第八届上海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举行

2018-08-06作者:岁月静好资讯
消化病学学术会议

8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主办方之一的第八届上海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专家呼吁肠道微生态将成为大肠癌早诊早治的新靶点。仁济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及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房静远教授揭示,高效价廉的共生梭菌检测有望成为无创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新手段。

房静远主持.jpg

图 房静山教授主持

根据我国2008年统计数据,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排第3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房静远教授介绍,经过综合分析了已有的及国际的大数据测序结果,该团队成功找到了一类新的与早期结直肠发生发展相关的肠道定植菌——共生梭菌,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证明了共生梭菌是高效的早期诊断大肠癌的生物标志物,同时其对于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效力高于常规的粪便隐血和血清肿瘤指标。这个新发现高效价廉,可作为潜在的无创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新手段。相应的方法及手段均为团队独立设计研发,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相关临床转化事宜正在积极实施中,预计三年内投入临床使用。

中外专家在大会上呼吁:调节肠菌可能影响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很多研究数据已证实了肠道菌群和大肠肿瘤的关系。房静远举例说,人类肠道大肠杆菌是大肠癌发生的辅助因素,大肠杆菌的数量与大肠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所以,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构成的肠微生态可能用于大肠癌的筛查。未来,肠道微生态将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帮手:例如特异性肠菌在未来的临床中预警大肠肿瘤的高危人群、预测转归、成为预防靶点,在治疗过程中还可纠正或补充特异性肠菌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学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病分会联合主办。本届大会设立专题报告、胃肠肿瘤论坛、肝病论坛、幽门螺杆菌和肠道微生态论坛、炎症性肠病论坛、动力与心身疾病论坛、消化内镜论坛和消化内镜技术演示论坛,就国内外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本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约有800余位海内外专家参加此届大会。

袁蕙芸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