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通讯员:曾理 熊静康 李筱纯
11月3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捧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为难治性白血病提供诊治新策略!
廿年经传久钻研,一旦云霄共轩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北京人民大会堂喜报传来,由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曦教授和检验医学中心主任李忠俊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回望学科走过的这20年,张曦教授无限感慨地说:“是老师传授了我创新的能力,是同事给予了我前行的动力,是困难激发了我突破的潜力!”
时间回到20世纪末,在血液科汪坤熔、王庆余、陈幸华三任主任的带领下,自1975年建科之初20余年来,学科先后开展了多项当时先进的治疗方案,在对恶性血液病化疗方案的制定上也有所提高,使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缓解率获得显著提升。
2000年科室正式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完成重庆首例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案例。
各类新业务的开展使得医疗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对恶性血液病治疗的完全缓解率达到西南地区领先水平。
但同时,医护人员们也在治疗中发现,运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的治愈率仅有40%~60%,亟待进一步提高。
2006年,陈幸华教授带医生开展教学查房
当时的科主任陈幸华教授带领还是学生的张曦、李忠俊、高蕾、张诚、刘耀、高力、冯一梅等人在辐照小鼠身上开始探索辐射对造血微环境的影响的基础研究,包括微环境造血功能的损伤,白血病微环境异常、微环境对免疫调节的作用,发现了造血微环境介导辐射造血损伤和白血病耐药的分子机制和逆转措施。
2008年,一例来自我国台湾地区造血干细胞为地震灾区白血病患儿移植治疗
在基础研究之上,血液科老主任王庆余教授、孔佩艳教授、孙爱华护士长、彭贤贵副主任技师以精湛的临床技术帮带一众医生们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新技术初创阶段,为了帮助患者移植顺利进行,张曦主任及其团队医生们都轮流在病床前守夜。
当第一例RH阴性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期间出现非常严重的血性胸腔积液时,张曦主任摆上行军床住在病床旁,每日在层流病仓内积极处置病人,给病人抽胸水缓解压迫症状,终于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成功出仓。
前人奠基后人筑。
2012年,张曦教授开始担任血液科主任,高蕾、张诚担任副主任,建立了新一代血液科领导班子。
他们一开始就将科室定位为“全军领先、国内一流、行业知名”,并且坚定不移的开始向这个目标迈进。
2003年,张曦通过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
针对西部人才建落后的问题,国家不断完善人才团队建设,目前已经建设了一支包括长江学者、国家优青、军队拔尖人才、陆军英才、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创新群体、重庆市杰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学科技术带头人在内的创新人才团队。
为了进一步探究血液病造血微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建立基础实验室是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血液与干细胞医学实验室从几张零散的实验台到现在的高水平实验研究中心,不断完善的技术、仪器平台,逐步改善的科研平台和环境。
设立首席研究员(PI),带领科研团队聚焦领域前沿、凝练实验室研究特色。
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快速成长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学科品牌不断提升
除了基础研究外,张曦团队非常重视临床转化。
科室把开展高水平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血液科与国内兄弟单位联合开展一系列的临床研究项目,多次在国际知名期刊JCO、BLOOD、JHO、JCI、Leukemia等发表原创性论著,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研究成果多次写入国际/国内专业指南向全国同行推广。
二十余年的辛勤努力,血液科的专家们发现并总结出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差主要因素是耐药机制不明、早期发现困难和并发症死亡这几个原因。
通过“微环境重塑”这一新角度,立足“逆转耐药”和“降低移植风险”两方面探索难治性白血病诊治新策略及临床应用。
血液病医学中心团队不断壮大
本次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难治性白血病诊治新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就是基于白血病微环境聚焦难治性白血病诊治,创新性提出了一个学术新假说,建立了三个研究策略,主研了六项临床核心技术,形成了一套以“白血病微环境重塑”为特色的难治性白血病诊治技术体系,完成了基于微环境重塑的国内最大规模病例数的诊治,从逆转耐药和降低移植风险两方面将耐药难治白血病治愈率由 49.1%提高到 70.6%。
张曦教授悉心指导研究生
在产学研协同方面,培养鉴定的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MSC)已经顺利完成临床前研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通过验证,已进入转化阶段,由于其来源方便易于制备,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承办高水平学术交流助力学科走向更广阔舞台
如今,血液病医学中心立足中国西部,围绕“耐药难治白血病造血微环境重塑”建立的临床诊治技术体系成功救治了来自国内 26 个省市3000余例白血病患者,取得显著的区域辐射作用和社会效益,填补了多项技术的空白,使西部拥有了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难治性白血病诊治技术。
张曦教授参加卫生列车卫勤任务
作为军队单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成果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军事战争方面。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相关并发症治疗技术对急性骨髓性放射病的军人救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可以作为急性骨髓性放射病的疾病模型;HLA的配型技术、造血干细胞的储存技术对于军队特殊军种的健康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曦教授荣获2019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表彰
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除研发创新技术以外,还非常注重人文医疗建设。
作为“全国爱心文明科室”荣誉单位,建立“新阳光病房学校”,让血液病儿童得到全面教育。
此外中心还开设血液知识小课堂,利用走廊文化墙、公众号推广,科普视频、主题科普宣传、定期患者教育等活动为病友及大众科普血液知识。
让大众了解到真正的血液病相关知识,让健康公益慈善真正落到实处。
张曦主任也因此获得2019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学科人文关怀氛围浓厚
成绩只是对过去的肯定,展望未来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摆在“血液人”面前去破解。
刚刚获奖的他们心潮澎湃,让我们一起聆听踌躇满志的他们对未来的擘画:
非常高兴和激动能够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学科带头人现在更多的是有“三感”:
一是感谢,感谢20余年来持续帮扶支持我们血液病医学中心发展壮大的校院各级领导和专家教授、国内血液学同行以及重庆市科技局的支持,没有你们,新桥血液团队不可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二是感恩,一个学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血液科几代人目标坚定、抱团取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才使得我们有了今天的阶段性成果,是老师们的奉献和付出把我们这代人推上了领奖台;
三是感慨,感慨我们遇到了祖国建设发展的好时机,遇到了军队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的好机遇,我和团队应该倍加珍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持续耕耘,瞄准更高目标,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团队,做出更多的创新性成果为部队官兵和人民健康卫生服务。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人民大礼堂领奖,让我倍感荣耀和自豪。
这次也是我们兄弟科室间课题组强强联手获得的成果,也是我们作为临床辅助科室的新拓展,不仅辅助临床诊疗,也是辅助临床学科学术创新。
我们也将迎着此次荣誉表彰的东风,推进我们课题研究,催生更多前沿成果造福患者。
今天,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回顾近30年的科研创新之路,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必须以攻坚克难为己任,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全身心投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路走来,深深感谢祖国给予科研工作者的极大支持与激励;感谢学校对我的关心与厚爱;感谢老师的引领、指导,感谢团队的陪伴与帮助。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做出更多贡献。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颁奖仪式。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得是对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20年来不断创新、刻苦攻关的肯定。
这其中蕴含着王庆余、陈幸华主任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基础,蕴含着张曦主任带领团队继往开来、开拓奋进的豪迈。
作为新桥血液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奖项的获得是对既往研究的肯定与褒奖,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与启迪,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桥血液人在创新研究的征程上继续勇往直前。
我很荣幸再次走进神圣的人民大礼堂,参加国家科技颁奖大会,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是党和国家及社会对我们科技成果本身的认可和褒奖,更是对我们多年来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的最好回报。
国家奖的获得仅仅是代表过去,也代表一个新的开始,我将加倍努力奋勇向前,不断提高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水平,有新的突破和研究进展,为我国大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作为项目组成员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这是对我们团队20余年来努力的肯定。
这样的成绩是建立在前辈艰苦奋斗的基础上,也是对我们未来工作的激励。
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要向优秀的前辈学习,不忘初心、刻苦奋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围绕临床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解决临床诊治的实际问题。
今天的成绩得益于科室的不断发展,得益于科室同仁们的不懈努力!
作为科室老同志,也将充分发挥老骥伏枥的作用,继续努力为医院和科室的继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把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更好传授给年轻一代,更好运用到临床服务更多军地患者。
作为团队中最小的成员,首先要感恩,对于获奖的贡献微乎其微,感谢师长的无私的提携和培养。
其次要更加努力去工作,能去参加领奖非常荣幸,军人崇尚荣誉,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带着国二的荣誉,继续前进,走向另一个国二或者国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