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3年6月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监测平台和结局改进智能诊疗关键技术与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启动会。该项目是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费达2000万元人民币,项目负责人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质量研究部主任、国家 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子孝教授。
启动会由李子孝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科技处王昊处长共同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处曲爱娟处长等领导为项目启动致辞,并与项目及其包括的五个课题负责人进行了项目启动仪式。
图1 十四五项目启动会(第一排右五为项目负责人李子孝教授)
李子孝教授对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监测平台和结局改进智能诊疗关键技术与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整体进行了阶段成果汇报。该项目有13家单位共同参与,主要解决我国脑血管病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质量改进技术缺乏和质控体系待完善等临床和防控难题。
图2 李子孝教授对该项目的阶段成果汇报
“脑血管病组织化智能管理与决策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2YFC2504902)是该项目中最重要的课题。拟解决脑血管病危险分层、院内医疗质量均质性差与优质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与残疾结局预测模型(已完成),研发脑血管病智能管理与决策系统(初步完成),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和验证系统的效能(开始招募)。
课题组现场部署了一台服务器、一个显示器、一个路由器和2个pad等相关硬件设备和搭建了高速的网络环境,对接并内置了相关数据和调制好了系统软件。请与会领导和专家观摩与体验了阶段性成果的平台操作,并为大家安排播放了提前拍摄制作好的课题宣传片等。现场进行了医院招募,目前已有12家单位报名。
目前课题已完成系统开发部分,并已成功对接了院内电子病例系统。该系统基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整合了临床实践指南、医学文献和患者数据等多种信息源。系统实时从医院业务系统中同步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史和检查结果,迅速分析数据,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医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此外,系统还提供实时的监测和反馈功能,通过分析患者的生理参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数据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最新的医学知识进行比对,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医生可以通过系统获取及时的反馈和建议,以调整治疗计划。系统同时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访问,适应医生各种使用场景。
图3 系统内容框架
图4 系统电脑端界面
图5 系统Pad端界面
我们相信,这个创新的卒中诊疗管理决策系统将为医生和患者带来巨大的益处。它将提高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后果,并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决策支持。我们期待着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以促进卒中治疗的发展和进步。
为验证模型有效性,项目组开展多中心、前瞻性整群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将于2023年7月至2025年12月开展,拟纳入30家医院共计 354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参与医院将获得脑血管病智能管理与决策系统并提供科研经费,成为脑血管病智能临床研究网络的成员单位,提升脑血管病诊疗和人工智能临床研究能力,优先参加脑血管病人工智能临床研究项目,优先使用项目数据库开展临床研究和文章发表等权益。
附:“十四五”项目课题 2“脑血管病组织化智能管理与决策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2YFC2504902)招募链接如下,请有意向参与课题的医院和单位可以保存二维码并扫描登记报名信息。
来源: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癫痫规范化诊疗必读!18篇临床干货、14部共识/指南,一次看个痛快!
精选CSA&TISC 2023大会热点、实用内容,分享最新进展和专家经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