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于芝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
1.大小
尽管结节大小不能预测良恶性,但仍应在三个维度上进行测量,以供随访。恶性结节的生长速度比良性结节快,但90%的良性结节在5年的随访期内可增长15%。囊性结节的生长速度慢于实性结节。实性结节短时间内快速生长可能提示高度恶性的肿瘤,如未分化癌或淋巴瘤。
关于结节生长的定义并无共识。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的定义是结节直径增加20%并且在2个径上至少增加2mm。一些学者倾向于将肿块体积增加15%作为结节生长的定义。然而,在小结节尤其是体积增加<50%的结节中,观察者间差异较大。因此,结节生长被定义为直径增加20%或体积增加50%。
2.成分
囊性结节很少为恶性,尽管13-26%的甲状腺癌可能具有囊性成分。含囊性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可能具有富血管的偏心实体成分,或存在微钙化。当微囊占肿块的50%以上时,称为海绵状,是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良性标志。可根据实性与囊性成分的比例将结节分为:实性(囊性部分≤10%),实性为主(10%<囊性部分≤50%),囊性为主(50%<囊性部分≤90%)和囊性(囊性部分>90%)。
3.形状
结节的形状对于区分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纵横比>1诊断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3%。在一项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纵横比>1高度提示恶性肿瘤,特异性为89%,阳性预测值86%。结节的生长模式可以解释这些结果,恶性结节以离心方式穿过正常组织平面生长,而良性结节以平行于组织平面生长。因此,良性结节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到圆形(在横切面上,前后径≤横径)。
4.晕征
结节可能有薄或厚声晕。结节周围的晕或低回声边缘由纤维结缔组织、受压的甲状腺组织和慢性炎症引起的假包膜组成。虽然完整均匀的声晕提示良性,特异性为95%,但半数以上的良性结节无声晕。在10-12%的PTC中可观察到由纤维性假包膜结构和炎症、坏死而形成的不均匀厚声晕或不完整声晕,并且通常与形状不规则相关。另一方面,10-24%的PTC具有完整或不完整声晕。
5.边缘
既往文献报道,边缘毛刺状或微分叶状以及边界不清晰均提示恶性肿瘤。边界不清晰定义为结节大部分(>50%)边缘与结节周围组织缺乏清晰界限。
当肿瘤边缘存在微浸润时表现为边界不清。然而,边界不清晰是一种非特异性征象,良性和恶性结节中均可观察到。相反,锐利的边缘高度提示恶性,特异性为92%,阳性预测值81%。因此,我们认为结节的边缘可分为以下几类:光滑、毛刺状/微分叶状或边界不清。
6.回声
显著低回声对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特异性(92-94%)。甲状腺实质、颈带肌(胸骨甲状肌、胸锁乳突肌)均可作为结节回声的参考。唾液腺也可作为正常甲状腺回声的参考。结节回声分类如下:与正常甲状腺实质回声相比:极低回声(结节回声类似于相邻颈带肌)、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
7.钙化
钙化定义为有或无声影的强回声灶。有些钙化太小而无法形成声影,故无声影并不排除钙化。伴有彗尾的强回声点是由胶质引起的,易与钙化鉴别。有研究称,我们能看到的所有类型的钙化都增加了恶性风险。彗尾征可以代表稠密的胶质、纤维蛋白沉积甚至微钙化。囊性结节中彗尾的存在高度提示良性,但如果存在于实性结构中,不排除恶性可能。此外,点状回声灶不一定代表PTC的砂砾体,也可能是营养不良钙化或致密胶质的微沉积。
良恶性结节中均可观察到钙化。我们建议将钙化分为以下几类:
(i)微钙化——≤1mm的点状回声灶,有或无声影;
(ii)大钙化——>1mm的点状回声灶;
(iii)粗大或边缘和边界钙化。
在组织学上,微钙化对应于砂砾体,是PTC特有的。微钙化高度提示恶性,特异性为86-95%,阳性预测值42-94%。粗大和不规则的营养不良钙化可能是由于组织坏死所致,在良性和恶性结节中均可观察到。外周钙化、蛋壳钙化或边缘钙化在良恶性结节鉴别方面的意义仍存在争议。在长期增生性结节中,可能存在边缘钙化。然而,与厚且极低回声声晕相关的蛋壳结构的局部破坏可预测恶性。
来源:甲状腺蓝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