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

2022-09-07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于芝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

1.大小

尽管结节大小不能预测良恶性,但仍应在三个维度上进行测量,以供随访。恶性结节的生长速度比良性结节快,但90%的良性结节在5年的随访期内可增长15%。囊性结节的生长速度慢于实性结节。实性结节短时间内快速生长可能提示高度恶性的肿瘤,如未分化癌或淋巴瘤。

关于结节生长的定义并无共识。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的定义是结节直径增加20%并且在2个径上至少增加2mm。一些学者倾向于将肿块体积增加15%作为结节生长的定义。然而,在小结节尤其是体积增加<50%的结节中,观察者间差异较大。因此,结节生长被定义为直径增加20%或体积增加50%。


2.成分

囊性结节很少为恶性,尽管13-26%的甲状腺癌可能具有囊性成分。含囊性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可能具有富血管的偏心实体成分,或存在微钙化。当微囊占肿块的50%以上时,称为海绵状,是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良性标志。可根据实性与囊性成分的比例将结节分为:实性(囊性部分≤10%),实性为主(10%<囊性部分≤50%),囊性为主(50%<囊性部分≤90%)和囊性(囊性部分>90%)。


3.形状

结节的形状对于区分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纵横比>1诊断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3%。在一项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纵横比>1高度提示恶性肿瘤,特异性为89%,阳性预测值86%。结节的生长模式可以解释这些结果,恶性结节以离心方式穿过正常组织平面生长,而良性结节以平行于组织平面生长。因此,良性结节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到圆形(在横切面上,前后径≤横径)。


4.晕征

结节可能有薄或厚声晕。结节周围的晕或低回声边缘由纤维结缔组织、受压的甲状腺组织和慢性炎症引起的假包膜组成。虽然完整均匀的声晕提示良性,特异性为95%,但半数以上的良性结节无声晕。在10-12%的PTC中可观察到由纤维性假包膜结构和炎症、坏死而形成的不均匀厚声晕或不完整声晕,并且通常与形状不规则相关。另一方面,10-24%的PTC具有完整或不完整声晕。


5.边缘

既往文献报道,边缘毛刺状或微分叶状以及边界不清晰均提示恶性肿瘤。边界不清晰定义为结节大部分(>50%)边缘与结节周围组织缺乏清晰界限。

当肿瘤边缘存在微浸润时表现为边界不清。然而,边界不清晰是一种非特异性征象,良性和恶性结节中均可观察到。相反,锐利的边缘高度提示恶性,特异性为92%,阳性预测值81%。因此,我们认为结节的边缘可分为以下几类:光滑、毛刺状/微分叶状或边界不清。


6.回声

显著低回声对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特异性(92-94%)。甲状腺实质、颈带肌(胸骨甲状肌、胸锁乳突肌)均可作为结节回声的参考。唾液腺也可作为正常甲状腺回声的参考。结节回声分类如下:与正常甲状腺实质回声相比:极低回声(结节回声类似于相邻颈带肌)、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


7.钙化

钙化定义为有或无声影的强回声灶。有些钙化太小而无法形成声影,故无声影并不排除钙化。伴有彗尾的强回声点是由胶质引起的,易与钙化鉴别。有研究称,我们能看到的所有类型的钙化都增加了恶性风险。彗尾征可以代表稠密的胶质、纤维蛋白沉积甚至微钙化。囊性结节中彗尾的存在高度提示良性,但如果存在于实性结构中,不排除恶性可能。此外,点状回声灶不一定代表PTC的砂砾体,也可能是营养不良钙化或致密胶质的微沉积。

良恶性结节中均可观察到钙化。我们建议将钙化分为以下几类:

(i)微钙化——≤1mm的点状回声灶,有或无声影;

(ii)大钙化——>1mm的点状回声灶;

(iii)粗大或边缘和边界钙化。

在组织学上,微钙化对应于砂砾体,是PTC特有的。微钙化高度提示恶性,特异性为86-95%,阳性预测值42-94%。粗大和不规则的营养不良钙化可能是由于组织坏死所致,在良性和恶性结节中均可观察到。外周钙化、蛋壳钙化或边缘钙化在良恶性结节鉴别方面的意义仍存在争议。在长期增生性结节中,可能存在边缘钙化。然而,与厚且极低回声声晕相关的蛋壳结构的局部破坏可预测恶性。


来源:甲状腺蓝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