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慧声心语 | 老年高血压如何合理用药?

2024-11-12作者:CMT-壹生资讯

栏目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综合内科,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医者——李慧教授。她以深厚的医学知识,中西医互补的治疗理念,为无数患者带去了健康和希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信任。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李慧教授设立「慧声心语」专栏,分享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诊疗的宝贵经验,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智慧。专栏不仅涵盖实用的健康小贴士,还涉及前沿的医学新知,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权威、专业的心血管健康知识,帮助大家提升健康意识,照亮通往健康的道路。



本期导读

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半数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具有收缩压升高为主、血压波动大、多重用药、存在假性高血压等特点,其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策略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针对启动降压药治疗时机、降压目标、治疗推荐及注意事项等问题做了详细规范。


本期李慧教授将围绕“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行分享,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专家点评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启动降压药物时机与血压控制目标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以保证血压达标。新版指南推荐,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将65-79岁的非衰弱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 年龄65-79岁、血压≥140/90mmHg,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在能够耐受情况下将血压降至<130/80mmHg。

• 年龄≥80岁,血压≥150/90mmHg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将血压降至<150/90mmHg, 若耐受良好可进一步降低。

• 年龄≥80岁的衰弱高血压患者,血压≥150/90mmHg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目标值为130-150mmHg,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如果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良好,应继续降压治疗。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5种,药物治疗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小剂量

高龄老年、衰弱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长效

尽可能使用1次/d、有24h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血压晨峰和心脑血管并发症。

3、联合

若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优先推荐单片复方制剂。

4、个体化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尤其是衰弱老年人和年龄≥80岁高龄老年人)、耐受性、个人意愿和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老年人首选的药物推荐及注意事项

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临床疾病情况,合理使用药物,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

· 推荐使用噻嗪类/样利尿剂、CCB、ACEI/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进行降压的起始和维持治疗,单药或联合用药均可。

· 2级以上高血压或血压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65~79岁非衰弱状态的高血压患者,起始和维持治疗可采用两药联合治疗。

· 初始联合治疗可采用低剂量联用方案,若血压控制不佳,可逐渐调整至标准剂量。联合用药时,药物的降压作用机制应具有互补性,可互相抵消或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如ACEI、ARB或ARNI联合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避免联合应用作用机制相似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ARNI互相联合。若需三药联合时,二氢吡啶类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联合方案最为常用。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增大,血压受劳累、情绪、睡眠等因素影响较大,每于冬季常有较大幅度波动,有些患者甚至存在平卧位血压明显升高,坐位或站立位血压降低,甚至低于正常值等问题。在临床中,我们针对这些患者常常给予中药治疗,帮助患者降低收缩压,减小脉压,减少体位改变后血压的骤然改变。入冬后血压变化较大的患者,也可以提前服用中药治疗,减少血压波动。中医药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使血压平稳,同时还能改善老年人的睡眠,头晕,心悸等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专家简历



李慧.jpg


 李 慧 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综合内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师从金章安教授、鲁卫星教授

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

首都国医名师冯建春教授

现任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常务理事

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双心医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

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会员

擅长调肝理脾法治疗各种内科疾病

特别是中青年高血压以及难治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冠心病

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久咳等




科室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综合内科集心血管、内分泌、呼吸、风湿免疫等专业为一体,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疾病,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肺炎等疾病有比较成熟的诊疗方案。尤其是中青年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久咳等疾病,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疗效突出。综合内科人才培养以专业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整体观为导向,培养“以疾病为突破口,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型人才,患者满意度较高。西院区综合内科为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在高血压诊疗方面,除原发性高血压规范诊疗外,还可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对初期中青年高血压采用中医治疗方法,针对一些难治性高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针对糖尿病,对糖尿病前期,初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综合内科在李慧主任带领下,中西融通,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以“疾病为突破口, 以患者为中心”,发挥整体治疗观,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医学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 梅文秀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