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感染性休克的器官氧代谢监测指标|进阶技能

2022-10-2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10天感染指标.png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感染指标专题


【上期回顾】

感染性休克的全身氧代谢监测指标

器官的氧代谢监测

器官的氧代谢监测包括组织氧饱和度(StO2)、局部微循环监测等。


(1)StO2

休克早期,局部组织器官即出现低灌注表现,StO2是反映局部组织灌注的重要指标。监测StO2,了解局部组织灌注情况,可指导休克复苏。


近红外线光谱分析(NIRS)是一种无创的评估组织氧代谢的方法,它可无损伤地监测脑组织、肌肉组织的氧合参数。NIRS虽不是直接监测局部微循环的血流情况,但可通过直接监测StO2来反映局部灌注,床旁的足底StO2监测就可以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的早期复苏效果。通过监测局部组织对缺血过程的反应性,可提示局部组织的灌注情况。StO2恢复不佳的患者,往往提示预后不良。Rodriguez等研究发现,在入住ICU第一个24 h内前臂StO2<60%的患者病死率更高。也有研究发现,StO2每降低10%,患者病死率增加2~3倍。Mesquida等发现,在早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的感染性休克患者,StO2和氧输送<span styleStOont-size: 15px; caret-color: red;">有一定相关性,低StO2往往反映了较低的DO2,但是StO2正常却不能代表DO2正常。同时也有学者发现,StO2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在正相关,StO2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SvO2。尽管动态监测StO2是床旁无创监测微循环及组织灌注的指标,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有许多特异性和标准化的参考值,需要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实践明确。


(2)局部微循环监测: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的复苏目标反映了全身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法反映微循环的功能变化。已有研究表眀,按照EGDT进行复苏后,即使达到血流动力学目标,全身的组织灌注及氧代谢变化却与局部不一致,局部微循环功能仍存在明显障碍。微循环是组织进行氧合、营养废物交换的重要场所,微循环功能障碍将导致组织的氧供需失衡。将微循环的功能恢复作为复苏的目标可能是休克复苏全身血流动力学目标的有益补充。微循环的改变也是反映器官功能障碍和感染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正交光谱成像技术(OPS)和侧流暗视野显微镜(SDF)等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床旁微循环监测成为可能。


由于舌下微循环的组织胚胎起源与内脏器官相同,解剖结构相似,监测舌下微循环变化可反映内脏器官灌注。以OPS进行舌下微循环监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十分敏感。Hubble等通过监测健康志愿者舌下黏膜微循环证明,SDF监测结果可用于指导休克复苏。Verdant等对实验性胆管炎猪进行了观察性研究,发现感染动物舌下和肠道微循环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2=0.92,P<0.0001),并得出监测舌下黏膜的微循环变化可以反映内脏器官的灌注情况。OPS和SDF技术均为无创可视化微循环监测技术。同时血管阻断试验联合激光多普勒血流计,以及NIRS测量血管反应性如组织氧合,都将成为微循环衰竭时极为重要的评价微血管功能的指标。


尽管微循环监测对于重症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监测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将微循环监测实际应用于指导临床诊疗,仍面临诸多难点。其中对于OPS和SDF所采集图像的解读是难点之一。目前所采用半定量的解读方式,使得其结果容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观察者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数据分析需要进一步发展为自动分析技术。而微循环监测在实际的技术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监测对象表面必须保证无气泡,否则会对成像造成影响;而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舌下黏膜监测则比较困难。


(3)胃黏膜pH值(pHi)、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r-aCO2)的监测:

pHi监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肠道黏膜并提示内脏血流灌注与氧合状态的新的监测手段,其灵敏度和可靠性均较高。通过了解PgCO2,可获得局部组织的灌注情况,反映局部代谢情况。PgCO2 主要反映的是局部组织酸碱状况,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物理溶解在血浆中的CO2张力,它的改变可直接影响血中pH值,反映了全身组织的酸碱状况。Pr-aCO2增大说明组织CO2产生与清除不平衡,局部组织发生缺氧或低灌注。当肠道黏膜灌注受损时,CO2在肠道内蓄积,因其具有很高的扩散性,可以很快使PgCO2获得平衡。在舌下放置传感器就能以方便、无创的方式获取PgCO2。研究表明,严重创伤的危重患者,PgCO2升高与其不良预后是显著相关的。但若休克未得到有效复苏时,PgCO2不能评价预后。


引用本文: 罗吉利, 谢剑锋, 杨毅. 感染性休克的氧代谢监测 [J]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 (1): 72-75



10天感染指标.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