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卓越之声】仁济医院 吴霞医生:左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ⅢC期术后化疗+维持治疗一例

2019-08-07作者:CMT快讯资讯
妇科肿瘤

作者:仁济医院 吴霞

患者基本情况

姓名:李某,性别:女性,年龄:44岁,生育史2-0-0-1。

既往史: 2003年黄体破裂手术史。

2017年卵巢癌手术史,2018年12月卵巢癌复发行复式盆腔瘤体减灭术。

病史

2017年7月:因“阴道流夜20天,发现盆腔包块1天”于上高县人民医院就诊,并于2017年7月1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左侧附件及左侧卵巢肿瘤切除术+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病理:左卵巢浆液性腺癌Ⅲ级,术后行多西他赛+卡铂化疗,共6次。术后定期检查,CT提示盆腔包块,2018年12月至我院就诊,B超提示残端上方见等回声区,大小80*30*38mm,于2018-12-27全麻下行腹式盆腔瘤体减灭术+复杂肠粘连松解术+残余大网膜部分切除术。术顺。

2019-1-1行第七次静脉化疗,方案为:伊立替康200毫克d1+奈达铂120毫克d1。

2019-1-25行第八次静脉化疗,方案为:伊立替康200毫克d1+奈达铂120毫克d1。

2019-2-14行第九次静脉化疗,方案为:伊立替康200毫克d1+奈达铂120毫克d1。

实验室检查

2018.12.07肿瘤标志物

AFP 6.60 ng/mL。

CEA 2.330ng/mL。

CA19-9 199.37U/mL。

CA-125 116.41U/mL。

HE4 73.74pmol/l。

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指标等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

2018.12.08盆腔:盆底占位80*30*38mm,请结合临床。 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

image001.jpg

病理检查

手术:2018-12-27行腹式盆腔瘤体减灭术+复杂肠粘连松解术+残余大网膜部分切除术。

病理盆腔包块:结合免疫组化结果,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伴坏死。免疫组化结果:ER(-),PR(-),Ki-67(40%,+),WT1(-),P53(+),HNF-1β上皮(+),NapsinA上皮灶(+),CK7上皮(+),Vimentin(+),DES(-),S100(-),SALL4(-)。

病理大网膜:未见肿瘤组织;阑尾:慢性炎,未见肿瘤累及。

基因检测:阴性。

诊断:左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ⅢC期。

治疗过程

  • 术后行辅助化疗6次,结束化疗,化疗后评估:完全缓解。

image003.png

  • 患者化疗结束后4月25日开始口服 利普卓 300mg bid 维持治疗。

  • 治疗期间患者复查肿瘤指标未见明显上升,血常规正常,2019-5-25复查PET-CT影像学未见明显复发征象。

image005.png

  • 4月30 出现乏力、恶心;尿酸逐渐升高。

  • 5月15日 进一步乏力,血压下降,(未服用降压药物)。

  • 5月30日 患者症状缓解。

  • PET-CT复查未见明显异常。

image007.png

病例分析和总结

  • 患者,44岁。

  • 因卵巢癌高级别浆液性癌ⅢIc期复发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6程化疗,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启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乏力、恶心、肾功能下降。

问题:奥拉帕利使用过程中后出现肾功异常,乏力进一步处理的方式?

  • PARP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

  •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全程管理中的“位置”。

image009.png

权衡疗效和安全性

维持治疗,效果理想

长期治疗——安全性不容忽视

image011.png

三种PARP抑制剂临床研究安全性汇总


image013.png

血液学毒性

表现:贫血(最常见),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第3常见);

特点:大多为1-2级,程度轻,治疗中可管理;治疗早期即可出现,几个月后恢复。

image015.png

肾毒性

主要表现:血清肌酐升高、低镁血症;肌酐升高不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或肾功能不全的真正下降。

SOLO 2研究,奥拉帕利组,1~2级肌酐升高(11%),低镁血症(14%)。

尼拉帕利与血清肌酐升高无关。

机制:抑制了肾脏转运蛋白MATE1、MATE2-K、OCT-1、OCT-2(脱靶效应)。

体外研究表明,卢卡帕利强力抑制MATE1和MATE2-K并适度抑制OCT-1;奥拉帕利会抑制MATE1、MATE2-K、和OCT-2;从而影响肌酐分泌入近曲小管。

肾毒性的处理

专家意见

  • 血清肌酐升高:如果根据临床体征、症状、生化结果或影像学检查,提示肾脏疾病可能存在异常,应使用其他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如放射性核苷酸扫描。

  • 如果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即肾小球滤过率在合理范围内或与肌酐升高不一致),可以不需下调剂量或中断治疗。

  • 轻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 60-89 mL/min),无需调整剂量。

  • 中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 30-59 mL/min)。

  • 奥拉帕利(下调剂量至200mg BID),尼拉帕利、卢卡帕利无需调整剂量。

  • 重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 <30 mL/min),不推荐使用。

总结

  • 奥拉帕利——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的PARP抑制剂。

  • 奥拉帕利作为国内首个上市的PARP抑制剂,全球有超过6年的用药数据,疗效确切。

  • 奥拉帕利安全性良好,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和药物减量比例、血液学毒性等均相对更低。

  • 奥拉帕利长期耐受性良好,大部分患者可长期维持初始剂量用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