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聂曦明
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SVN)最新上线文章“Endovascular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intravenous alteplase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due to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刘丽萍教授(通讯作者)牵头的RESCUE-RE研究团队。
研究背景
2015年至今,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应用提供了证据支持,但血管内治疗前是否必须行静脉溶栓治疗仍存在争议。首项针对此问题的多中心RCT研究 —— 中国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动脉治疗的疗效评估(DIRECT-MT)研究证实,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直接血管内治疗的90天功能预后不劣于桥接治疗,类似设计的RCT研究相继证实这一结论。然而另有一些高质量队列研究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前应用静脉溶栓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已有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可能优于标准内科治疗,但血管内治疗前应用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及可能原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多中心前瞻性登记研究RESCUE-RE,连续纳入2018年7月~2020年10月发病24小时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根据实际治疗方式,分为桥接治疗组(IVT+EVT)或直接取栓组(D-EVT)。主要结局为发病90天的良好神经功能预后,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2分。本研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估。同步设计完成基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研究的荟萃分析,探索血管内治疗前接受静脉溶栓比率与良好预后比率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310例入组患者,其中241例(78%)接受直接EVT治疗,69例(22%)接受桥接治疗(Figure 1)。桥接治疗组90天神经功能预后更佳(aOR, 0.46 [95%CI, 0.24-0.85]; P =0.01)(Table 3,Figure 2)。桥接治疗与较低的取栓次数≥3次的比例(10.14% vs 20.75%)相关(Table 2)。META回归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前接受静脉溶栓比率与良好预后比率成正相关(r, 0.14 [95%CI, 0.05-0.24]; P<0.01)(Figure 4)。
Figure 1 Flow chart of the current cohort study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mRS score at 90 days
Figure 4 (A) Meta-analysis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RS 0–2 at 90 days (%)) of each arm of RESCUE-RE and the EVT arms of pivotal EVT trials on BAO using the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random-effects method. (B) Meta-analysis regression of IVT (%) in each arm of RESCUE-RE and the EVT arms of pivotal EVT trials on BAO on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using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random-effects method.
研究结论
对于发病24小时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较直接血管内治疗患者90天良好神经功能预后更佳,仍需进一步RCT研究证实该结论。
来源:SVN俱乐部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