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病例|28岁切除子宫,30岁肿瘤复发!这个病“偏爱袭击”有生育史的女性

2022-07-11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妇产

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肿瘤科  华晓萍医生

这个姑娘叫瑶瑶(化名),她患上的疾病,叫作“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瑶瑶今年30周岁。2014年和2015年,瑶瑶先后生育了两个孩子。不久之后,噩运就降临在这个年轻妈妈的身上。


2016年12月,因为“异位妊娠”(俗称的“宫外孕”)瑶瑶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左侧输卵管切除+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根据这次切除的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医生考虑瑶瑶存在“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al trophoblastic tumor, ETT)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一种,属于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


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和“妊娠”关系密切的,它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增生性疾病。比较常见的妊娠滋养细胞两“兄弟”,一个叫“葡萄胎”,一个叫“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瑶瑶患上的就是后者。


为了让大家更方便理解,画个简单的图。


image.png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60%继发于葡萄胎妊娠,30%继发于流产,10%继发于足月妊娠或者异位妊娠(《妇产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328)。血清HCG水平异常是最主要的诊断依据,超声检查是最诊断子宫原发病早最常用的检查。



在术后定期随访期间,瑶瑶出现了子宫包块增大,血HCG升高的情况。


基于这种情况,2018年4月,26周岁的瑶瑶,接受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右侧附件切除术”和化疗的治疗。手术和化疗后,瑶瑶的指标降到了正常。


然而,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定期超声复查显示,盆腔包块在逐渐增大。2020年11月,当地医院的超声提示,盆腔内见膀胱左后方,可见一混合性包块,考虑肿瘤有转移复发的可能。


前面说到过,要判定是否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血清HCG值是关键指标。在手术后的近三年里,瑶瑶的血清HCG值都稳定在2-10IU/L的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异常,所以当地医院没有立即采取处理。


然而,就在不到半年后的2021年4月,瑶瑶的血清HCG值也出现了问题。


从2021年4月到2021年8月,瑶瑶的血HCG值在90 IU/L上下,到了2021年10月初,飙升到413.88 IU/L,到了2022年1月,更是达到4783 IU/L


从数值和增速上来看,瑶瑶的情况都不容乐观。当地医院的超声检查也显示,盆腔内膀胱左后方有混合性团块,大小约6.9×4.7×4.6厘米。


检查指标已经清晰可见,尤其是突然增高的HCG值,更是对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极其危险的信号。瑶瑶的肿瘤复发了,而且已经到了不得不处理的程度。


然而对于这样复杂病情复发后的治疗,当地医院并不是很有信心。因为瑶瑶已经接受过一次手术了,这次复发转移的病灶范围更广,治疗难度更大,需要的医疗资源要求也更高。


于是,当地医院主动为瑶瑶联系到了浙大妇院吕卫国教授,希望可以将瑶瑶转到浙大妇院来治疗。


听到瑶瑶的情况,也知道当地医院专家的用心,吕卫国教授欣然接受了这份嘱托。2022年1月底,瑶瑶来到了浙江,来到杭州,来到浙大妇院妇科肿瘤科。




来到医院后,医生们先完善了各项检查,确定瑶瑶目前的病情。


由于目前的HCG值还是太高,直接手术的出血风险大、术中肿瘤细胞转移风险高,不适合立即手术。因此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医生为瑶瑶先行三个疗程的EP-EMA化疗。


3月中旬,医生们再次讨论:瑶瑶已经做过“子宫全切+左输卵管切除+右侧附件切除”,经过化疗后HCG值下降理想。现在的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位于肾上腺,盆腔病灶多发,所以可以选择手术切除病灶。


但是瑶瑶的手术切除部位多,甚至需要妇产科学科之外的力量。


虽然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复发,但是范围却已经波及更大的范围,可能出现膀胱、输尿管、肠道、肝肾脏器损伤,更有无法实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的可能。所以医生们在充分告知家属风险之后,只一心考虑如何制定和实施手术。


这次手术的实施分为“盆腔的病灶”和“肾上腺病灶”两部分,需要跨学科的手术支持。


为了在一次手术中同时完成这两部分病灶的切除,减少二次伤害,吕卫国教授还特地联系了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为瑶瑶进行肾上腺的病灶切除。


瑶瑶的主管医生和泌尿外科专家一起,不断优化手术方案,也让瑶瑶对自己的手术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信心。


3月底,瑶瑶的手术如期进行。


这场复杂的手术可谓是“强强联手”,融合了不同专科的强大力量。


手术既包含了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转移瘤的切除,又包含了腹腔镜下盆腔左卵巢、膀胱表面、大网膜及盆壁等部位转移瘤的切除。



手术第二天检查,瑶瑶的HCG值进一步下降到2.61 IU/L。


术后,瑶瑶还是要继续做3个疗程的化疗。目前已经结束了第二次化疗,各项检查结果说明,这次手术的效果很好,对于现阶段病灶的切除、各脏器的保护是到位的,达到甚至超过了术前的预期。


祝愿瑶瑶接下来的治疗也能够顺利,可以帮助她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获得正常的健康的生活。

恶性肿瘤的发生,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个“概率”事件;按时体检,及时治疗,大家都不必过度焦虑。


可是概率再低,当它发生了,落在每个个体身上,都是百分之百的痛苦。所以面对恶性肿瘤的侵袭时,我们只有坚定信心,全力以赴。


用恒常的坚定,对抗无常的命运。每一个抗击病魔的人,都是勇者,且并不孤独。


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精选推荐

荐读列表 头条图.png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