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党建引领,“爱心”医疗服务暖人心

2022-08-04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原创


图片(1).png

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 刘中勋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公立医院党委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近年来,首都儿科研究所(以下简称首儿所)党委深刻领会《意见》内涵,深入落实《意见》要求,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患者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爱心”党建工作品牌为龙头打造系列爱心服务品牌,形成长效机制,深入践行公立医院公益性,系统性提升所院整体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紧紧围绕“就医需求”,
着力破解诊疗高峰“看病难”问题


首儿所党委一直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的工作理念,面向社会,服务患儿。2017年秋冬季迎来了流感高峰,发热患儿骤增,门、急诊候诊时间最长达到4个小时以上。面对骤增的就医需求,首儿所党委积极应对,及时发力,印发《关于在应对医疗高峰、保障运行安全专项行动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创建了党员干部“爱心”门诊,全体党员亮出身份,佩戴党员徽章上岗;领导班子成员每天夜班值班巡视,临床中层干部党员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出诊,增加投放号源;职能处室、科研科室党员开展全天候爱心志愿服务,维持就诊秩序。通过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升了诊疗服务能力,缓解了门、急诊的工作压力,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除了关注患儿门诊需求,所党委同样关注患儿手术需求。每年暑假都是择期手术的高峰期,2019年暑期,所党委组织外科党支部开展“改善服务、术有专攻”暑期“爱心”手术专项行动,充分利用日间手术中心,在暑期开展择期手术无假日服务。外科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利用休息时间,加排周末日间手术,有效降低手术等候时间,真正服务于患儿。

围绕患儿需求,形成了暑期与秋冬季医疗高峰时期开展“爱心门诊”的长效机制,连续5年广大党员参与其中,极大地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和领导干部带头表率作用。


紧紧围绕“服务需求”,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人文内涵


首儿所党委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儿童健康服务需求,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形成有关怀的医疗,培养有情怀的医生。所党委在高质量落实上级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儿科热点和医院实际情况,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自选动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制定所院、支部、科室改善医疗服务“自选动作”230项,极大地改善了就诊环境、提升了服务质量。

麻醉科推出“无哭声手术室”,让孩子开着小汽车进手术室,极大地减少了手术恐惧。2岁的轩轩(化名)坐在小汽车里跟爸爸妈妈挥手再见,看见孩子如此放松,家长焦虑的情绪也缓解了许多;3岁的浩浩(化名)坐在小汽车里专注地转动着方向盘,淡定地配合护士阿姨完成静脉穿刺,从容地走向手术床。门诊楼各诊区装修改造了两个儿童主题候诊区,“沙滩、海洋、蓝天”的童趣图案仿佛让孩子置身于游乐园;在花园广场建造两个小型儿童乐园,安置木马、滑梯等玩具,让孩子在候诊期间不烦躁;新生儿党支部推出“袋鼠式护理”,让小婴儿在住院期间体验到母亲的关爱,对早产儿的长期心理和智力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重症医学科推出“音乐治疗”,用音乐减缓重症患儿的病痛、助力康复等等。

围绕贫困患儿救助需求,首儿所党委多次派出医疗队深入三州三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义诊、疾病筛查,创建“211”健康扶贫新机制,形成健康促进、健康体检、医疗救治全免费新模式,构建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省、疑难重症进京绿色通道的医疗救治网。五年来,为2000多名儿童开展疾病筛查,免费救治西藏、四川、内蒙古等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患儿80余名。从2017年起,大力引入社会“爱心”救助,针对患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孩子,开展专项基金救助。截至20226月,资助病种超过100种,共资助患儿1671人,资助金额4741.1万元。


紧紧围绕“发展需求”,
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首儿所党委从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出发,以爱心促发展,坚持“一手打伞,一手干活儿”,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方便外地复诊患者就医。2021年成功申报北京市互联网医院,成为北京市第一家通过评审的儿童专科医院。互联网门诊实现应开尽开,覆盖临床所有专业,包括诊疗门诊42个、护理门诊17个、药学门诊1个。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为315307名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药品直接配送到家,提供专家咨询9921人次,服务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极大方便了疫情期间外地患者复诊。家住西安一岁半的小林(化名)是肾脏内科救治过的一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疫情封控期间出现了感染而复发,焦急万分的家长通过互联网门诊就诊,肾脏内科医生通过视频问诊给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小林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首儿所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爱心”义诊,一周的线上爱心义诊活动,包括医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在内的200余名党员、干部、骨干专家参与其中,提供了近6000个免费号源,充分履行公立医院公益性责任,受到了广大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达到了单日线上接诊破千的记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首儿所党委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分院建设为契机,与通州区教委联合开展“落户通州,健康先行”专项行动,利用首儿所在儿童保健方面的全国领先优势,通过为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探索建立医教研融合模式下的“以健康为中心”的区域性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开展试点工作,此项工作将对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也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盼。”首儿所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儿科医学研究机构,责无旁贷地要将儿童健康成长的使命扛在肩上!“慈爱、严谨、求实、创新”的所训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首儿人为了儿童健康事业不懈奋斗!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首儿所党委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爱心”“创新”与“奉献”将高质量的儿童健康事业谱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者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 刘中勋

医院党建专家论坛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在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报纸及融媒体平台开设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专栏,专栏分为医院党建专家论坛及医院文化、和谐医患故事三部分。


医院党建专家论坛专栏邀请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以及专家组成员等就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开展政策解读,邀请各级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围绕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分享实践经验,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增添活力。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