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对肿瘤患者的用药监护除了药物治疗评价和不良反应以外,药物治疗的给药环节、药物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等,都应是关注的重点内容。
肿瘤治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包括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两种。
全身给药包括静脉给药、口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药物在体内经过血液分布于全身多个部位,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局部给药包括腔内、鞘内、瘤内、介入、膀胱灌注等,使局部暂时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对局部肿瘤起到较强的杀灭作用。
(1)静脉给药:是细胞毒性肿瘤治疗药物的最主要给药途径,主要包括中心静脉输注、外周静脉输注和静脉推注。
中心静脉输注可通过中心静脉置管(CVC)、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PORT)进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化疗用药方式。其优点表现在最大限度地避免化疗药物渗漏导致的外周血管损伤,显著降低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不便与痛苦。中心静脉输注过程中,需要注意可能发生的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外周静脉输注也可用于化疗药物,但仅限于对血管刺激性较小、渗漏后一般不导致组织坏死的化疗药物。静脉留置针输液是未开展 CVC/PICC/PORT 技术的医院最常用的化疗给药方式。与普通输液不同的是,输注化疗药物的留置针通常需要每天重新行血管穿刺。
静脉推注适用于强刺激性药物的给药,如氮芥、长春新碱等,是预防药物外漏、减轻药物对静脉壁刺激的给药方法。
(2)口服给药:因其用药方便、疗效确切,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治疗药物,如化疗药物卡培他滨、替吉奥、替莫唑胺等,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索拉非尼等,内分泌治疗药物如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比卡鲁胺等均为口服给药。
患者在服用口服肿瘤治疗药物期间,应注意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同时采用正确的服药方法(如替吉奥需要在餐后服用等),以最大限度发挥抗肿瘤效果,减少毒副作用。
(3)腔内注射:指通过胸腔内、心包腔内或腹腔内注射用药。注射后患者应较频繁地更换体位,使药物充分扩散,均匀分布,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这种给药方式主要用于癌性胸水、心包积液、腹水等。
(4)膀胱灌注:指通过导尿管用药,可用于膀胱癌的治疗。药物能迅速在膀胱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而全身吸收量少,毒副作用小。
(5)鞘内给药:指通过腰椎穿刺鞘内给药,使药物进入脑脊液,主要用于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及其他癌症的脑转移。
(6)其他给药途径:肌内注射如氟维司群注射液;皮下注射如戈舍瑞林植入剂。通过给肿瘤供血的动脉内注射,可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瘤体局部,主要用于晚期肝癌。
目前关于抗肿瘤药物时辰药理学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与时间相关的机体对药物的生理病理反应,即药理效应、不良反应、药动学等随给药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时辰药理学旨在通过研究生物个体周期性节律,来预测和决定不同药物最佳给药时间,为临床治疗(如恶性肿瘤的化疗等)实现高效低毒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时辰化疗是利用时辰原理给予肿瘤患者化疗药物,以达到降低药物毒性、增高药物抗瘤作用的目的。
时辰药理学原理,已经应用于氟尿嘧啶、卡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瑞滨、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药物治疗中。
以氟尿嘧啶为例,在恒速静脉用药过程中,其血浆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时辰变化,这个变化可能与氟尿嘧啶代谢关键酶二氢嘧啶脱氢酶活性呈现时辰节律性有关,其活性在午夜至上午10时较高,凌晨4时左右达到高峰。
运用氟尿嘧啶时辰药理学原理,采用时辰化给药方式,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毒性。
再如顺铂,在下午4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最高,以后逐渐降低,其蛋白结合率使高浓度的药物维持较长时间,故下午4时至8时用药效果可能相对较好。
一项对2000多例晚期结直肠癌的回顾分析发现,以时辰药理学的方法给予氟尿嘧啶+亚叶酸+奥沙利铂,可使氟尿嘧啶的严重口腔黏膜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81.6%,草酸铂的严重外周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减少48.4%,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时辰药理学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有待进一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以阐明抗肿瘤药物的时辰效应机制,把抗肿瘤药物的时效性与细胞分裂周期、DNA合成以及内源性节律基因的表达相联系,从而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抗肿瘤药物的时辰效应。此外,一些随机对照试验也已证实,较传统给药方法,肿瘤治疗药物依据时辰给药的优越性。
节选自《临床药学监护丛书》
之《肿瘤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
主编:杜光
来源:人卫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