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经常见到一些病例,因外伤、烧伤、褥疮等入院,经皮肤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引流后创面未愈,分泌物检出细菌,属于院内感染吗?
有人说这些创口本身入院前就大概率是污染的,所以不算;
也有人说清创消毒后创口已经是清洁的了,再出现感染现象就应该是院内感染。
外伤后皮肤开放性损伤外科教科书上又可以分为污染伤口 (有细菌污染而尚未构成感染)和感染伤口。
开放性创伤处置在外科教科书是这么要求的,开放性创伤的处理:擦伤、表浅的小刺伤和小切割伤,可用非手术疗法。其他的开放性创伤均需手术处理,目的是为了修复断裂的组织,但必须根据具体的伤情选择方式方法。
早期为污染伤口可行清创术,直接缝合或者延期缝合。感染伤口先要引流,然后再作其他处理。较深入体内的创伤在手术中必须仔细探查和修复。伤口或组织内存有异物,应尽量取出以利于组织修复;但如果异物数量多,或者摘取可能造成严重的再次损伤,处理时必须衡量利弊。另外,开放性创伤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在伤后12小时内应用可起到预防作用。污染和感染伤口还要根据伤情和感染程度考虑使用抗菌药物。
一般伤口处理:开放性伤口常有污染,应行清创术, 目的是将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清创时间越早越好,伤后6-8小时内清创一般都可达到Ⅰ期愈合。
如果伤口污染较重或处理时间已超过伤后8-12小时,但尚未发生明显的感染,皮肤的缝线暂不结扎,伤口内留置盐水纱条引流。24~48小时后伤口仍无明显感染者,可将缝线结扎使创缘对合。如果伤口已感染,则取下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
感染伤口的处理:用等渗盐水或呋喃西林等药液纱布条敷在伤口内,引流脓液促使肉芽组织生长。肉芽生长较好时,脓液较少,表面呈粉红色、颗粒状突起,擦之可渗血;同时创缘皮肤有新生,伤口可渐收缩。如肉芽有水肿,可用高渗盐水湿敷。如肉芽生长过多,超过创缘平面而有碍创缘上皮生长,可用10%硝酸银液棉签涂肉芽面,随即用等渗盐水棉签擦去。
(一)什么是负压密闭引流?
将多侧孔引流管插入医用泡沫材料,再利用半透性粘贴膜封闭被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高负压源,形成高效引流系统,使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得到全方位引流。
(二)负压密闭引流历史
1992年,德国乌拉姆大学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用于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感染;
1994年,裘华德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
(三)负压密闭引流原理:
1. 医用泡沫材料填充腔隙,半透膜覆盖创面
2. 接通负压,创面与外界隔绝
3. 创面得到全方位引流
(四)负压密闭引流术的治疗机制:
组织收拢变形,贴附,缩小死腔,缩小创面;
全方位引流(点-线-面),去除细菌培养基及分解产物,减少毒性产物重吸收;
消除水肿,促进局部的微循环;
局部生长因子的产生、分泌增加,刺激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组织新生;
半透膜密封阻止外部细菌进入创面。VSD适用于各种无菌创面、污染创面和感染创面及死腔的处理。
(五)使用方法:
使用负压封闭吸引术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将保留多侧孔硬质硅塑引流管的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剪裁成稍大于创面形状,覆盖于清创后的创面,保持与创面充分接触,用生物透性粘贴薄膜封闭创面,超过创缘2 cm,以防漏气及脱落。
薄膜上下封闭硅塑引流管出孔处,接引流瓶和负压吸引机,将负压值调至40~60 kPa,聚乙烯乙醇泡沫连同薄膜随即收缩塌陷,证明负压存在。
那么外伤后皮肤清创+VSD后创面未愈,分泌物检出细菌,属于院内感染吗?
清创消毒后创口已经是清洁的了,再出现感染现象就应该是院内感染。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不属于医院感染。就是说虽然伤口分泌物培养出微生物,但是如果没有局部红肿热痛、没有全身中毒症状、没有血常规、CRP等炎性指标异常,不属于医院感染病例。
像外伤伤口污染重、创面大,再加上患者本身的基础疾病,发生感染的概率很大,也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外伤后清创消毒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但是外伤后超过一定时间,入院时已经有感染再清创处理,属于感染伤口,不属于医院感染病例。
有感染迹象时,需要根据及时采集培养标本,尽快目标治疗。
伤口发生感染时,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抗菌药物目标治疗是最好的,但是开放伤口采样规范是保证目标治疗的关键,伤口采样流程如下。
作者:吴怀英(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王玉兰(佛山复星禅诚医院)
10月感染活动海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