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大咖论道】靶向治疗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推进结直肠癌诊疗进程

2019-06-12作者:商务发展中心二中心-刘娟资讯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当前中国结直肠癌的防控仍面临严峻挑战。其中,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或经过治疗后终将出现疾病进展,故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是提高我国结直肠癌人群整体生存率的关键。

2017年,拜耳公司研发的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拜万戈®)获批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为广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希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结直肠癌的全程管理与策略优化。2018年10月,瑞戈非尼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使得更多结直肠癌患者获得优化三线治疗。

为此,本报特别采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涛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明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欣菊教授,共同围绕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瑞戈非尼等药物应用等话题展开论述,现整理相关内容如下。

 

张涛教授丨靶向药物使结直肠癌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进步,纳入医保目录意义重大

既往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不多,经过最近10~15年的发展,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对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应先评估患者是否能够达到治愈,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和治疗目标。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分为三类:1、对于可治愈患者,要积极争取所有能够治愈的机会,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手术、消融、放射、介入等可以达到清除所有病灶的局部治疗方法。2、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无法达到治愈,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目标只能是在尽可能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生命。3、对于潜在可治愈的患者,可以采取全身系统性的治疗,如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对于一部分微卫星不稳定患者,还可进行免疫治疗;对于特殊基因突变缓和,可采取特殊的、相应的靶向治疗。

在各类结直肠癌治疗中,靶向治疗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化疗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基础治疗手段,辅以靶向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还会延长患者的生存。可以说,靶向治疗覆盖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全线治疗,丰富了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

当前,瑞戈非尼已经被纳入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对于医生、患者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患者来讲,更多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了再治疗的机会;对于医生来讲,能够在遵循医保政策的前提下,对可能获益的患者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从国家层面来看,这一举措正是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健康与疾病诊疗疾苦的关心。

 

陈欣菊教授丨瑞戈非尼为结直肠癌带来生存获益,强化持续抗肿瘤治疗理念

结直肠癌传统治疗以化疗为主,包括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常与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联合使用,但往往存在很严重的副作用。另一方面,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并非很高,疾病发生转移和进展较慢,常出现“患者活着但药没了”的情况。既往,三线治疗采用西妥昔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对于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有效,二者都是静脉注射,副作用相对较大。瑞戈非尼是口服的小分子药物,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可以根据不良反应灵活地调整剂量,患者的依从性很好。

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抗血管治疗药物能够破坏肿瘤内部的滋养血管,导致肿瘤的退缩,但这种效果不是一劳永逸的。肿瘤的血管再生能力很强,因此,接受抗血管治疗让肿瘤退缩、生长缓慢,但如果一旦停止抗血管治疗,肿瘤还会再生。由此,如果患者能够耐受,还是要进行持续的抗血管治疗。

近些年,抗血管药物为患者带来很大获益,但由于刚上市时价格高昂,只有少部分患者可以负担。随着国家对国民健康越来越重视,陆续将这些新型药物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解决了很多患者用不起药的问题,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高明教授丨持续抗血管策略发挥作用,瑞戈非尼为结直肠癌三线治疗带来希望

大型临床试验显示,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更加显著地延长患者总生存。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的REVERCE研究是对于既往使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以及伊立替康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先后不同顺序使用瑞戈非尼和西妥昔单抗的随机、II期临床研究,观察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后,二线是优选瑞戈非尼单药还是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的治疗顺序问题。结果发现,二线使用瑞戈非尼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17.4个月,比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整整延长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9%,P值为0.029,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贝伐珠单抗治疗进展后继续使用抗血管生成治疗,如瑞戈非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亚洲首个开展的针对瑞戈非尼的临床研究,招募了25个国家中心,204例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瑞戈非尼比安慰剂组能显著地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8.8个月对6.3个月),且既往未接受过靶向治疗的患者受益更明显,死亡风险降低45%。

瑞戈非尼是目前唯一的口服、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药物,打破了我国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现有标准治疗后无药可用”的尴尬处境。对于多线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瑞戈非尼仍有可能“逆风翻盘”,延长患者的生命。同时,药物服用非常方便,目前已经纳入我国医保药品目录。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