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改革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推动着中国医学的进步。《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中国医学进步40年》特刊,透过一个个重要时刻的记录、一位位医学大师的讲述和一项项医学突破的回顾,展现中国医学发展带给世界的惊喜!
20 世纪70 年代末的一天,一位小伙子因胃痛来到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就诊。小伙子刚刚30 多岁,正是身强体健的年纪,通常不会有什么大毛病,但消化科的一位医生用内镜技术检查后发现,小伙子的胃里有一处早期肿瘤,于是赶紧转到外科接受了外科肿瘤切除手术。外科医生感叹,一个这么小的早期肿瘤,居然用一个镜子就可以诊断出来!
这位发现这处早癌的医生就是我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的领路人于中麟教授,这例早期胃癌是他用内镜诊断出的第1例癌症。
如今88岁高龄的于中麟教授已经退休多年了,他在近60年从医生涯中,在内镜领域取得多项创新突破。对于这些成绩,他的反应却非常平静,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受党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非常牢固,做任何事情总是想给人民带来好处,并且让人民承受得起。”
大概就是秉持着这种最简单、质朴的初心,于中麟教授才能不断钻研、探索、创新内镜技术,好像神奇的哆啦A 梦一样,时不时从大口袋里掏出一些新鲜玩意。他在国内研发了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和鼻胆管引流术,率先开展内镜下肝癌介入治疗,倡导癌症的早诊早治,并自筹经费到胃癌高发地区进行早癌筛查项目。
与内镜初相识
1956年,25岁的于中麟教授从天津医科大学毕业,3年后,他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当时消化科疾病的主要诊断方式是化验和胃肠道X光检查,消化科医生只能依靠检验科和放射科提供的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而一次参加学习班的机会,让于中麟教授发现了可以让消化科医生独立诊断疾病的“武器”。
1973年,中日刚刚建交,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太阳交易社将医疗器械推广销售到中国,其中就包括消化内镜。奥林巴斯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办了消化内镜学习班,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医生都来参加,于中麟教授也是其中之一。他看了日本医生的消化内镜演示后如获至宝,这个新“武器”让消化科医生通过肉眼就可以直观、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疾病、找出病灶、给予相应治疗。
“有了它,消化科医生便能文能武、如虎添翼,有了自己的眼睛,不用再依靠其他科室的检查。”于中麟教授这样描述他与消化内镜初相识的感受,言语中仿佛能看到当时那个兴奋的青年。
40多年前的一次“海淘”
年轻时的于中麟教授在操作消化内镜
学习班结束后,奥林巴斯公司将内镜设备赠送给了协和医院,供医生使用。这么好用的设备,身为友谊医院消化科副主任的于中麟教授也想为科室搞到一台,便与医院领导商量,向国家申请外汇购买,但外汇却迟迟批不下来。好在天公作美,当时科室里刚好有一位患者是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于中麟教授便抓住机会向这位领导汇报了这件事情,走了个“后门”。半年后,友谊医院终于购置了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
“武器”有了,如何熟练使用呢?
正所谓“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不白费”。60年代时,苏联专家来医院援建曾带来了半软式胃镜,科里曾让于中麟教授学习使用,但是效果不好,后来就申请停止了此项检查。不过,有了做半软式胃镜的操作经验,于中麟教授学习这种新购入的软式内镜就比较容易上手了,他学会后又带着科里的其他医生学习。
有了这个柔软的新武器在手里,头脑活络的于中麟教授便琢磨着让它发挥更多的功能,实现多年的愿望——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筛查。
开展早癌筛查的心路历程
圈里人都知道,于中麟教授热衷于推广早癌筛查,这与他早年间的一段经历有关。
“曾有一段时间,我被安排负责肿瘤科的建设,那时候,消化道肿瘤在中国发病率比较高,但当时基础研究跟不上,真正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几乎没有,而新药的研究周期又长,我就觉得只能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筛查上下功夫。”
当时,河南医科大学的沈琼教授已经发明了食管拉网法获取脱落细胞,检查食管早癌,也能发现一些早期癌,但由于受到操作手法的限制,不一定能非常理想地获取到脱落细胞,拉网法的早癌检出率仍然有限。“但是在内镜下,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病灶,即便病灶大部分是溃疡,只有边缘处有一些癌变,也可以被发现。”于中麟教授知道,借助这个工具,早癌诊断可以实现了,早癌筛查的种子也在他心里悄然发了芽。
遗憾的是,这颗种子并不足够幸运,它第一次开花的机会以夭折告终。20世纪80年代末,内镜技术在中国已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普及,相关医生还研发出了新的内镜下早癌诊断染色方法(如Lugol's液染色)。此时,于中麟教授组织了他的第一次早癌筛查项目——陇海工程,通过陇海铁路沿线的医院对食管癌高危人群进行色素内镜下筛查。可惜由于没有经费持续支持,这次普查没有继续下去。但于中麟教授却并未就此打消早癌筛查的念头。
1997年,于中麟教授筹集到了经费,再一次投身早癌筛查项目,在甘肃武威开展了胃癌普查公益活动,终于开启了我国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的防控模式。由于武威是我国胃癌高发地区,且死亡率较高,普查活动受到当地居民欢迎。这次活动筛查了2000余人,共发现10例早期癌患者,他们及时接受了治疗,至今生存良好。
哆拉A梦口袋里的新玩意
于中麟教授是一位内科医生,但他对外科技术也非常感兴趣。当年他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连续值班24小时,可门诊手术的学习就安排在第二天,他也不休息就直接赶过去。“我当时觉得内科的动手操作技能学习机会太少,只能开药,所以很愿意学习外科技术,外科技术可以快速、直接解决问题。”
延续着“要解决问题”的思路,于中麟教授在内镜技术创新这条路上“开了挂”,不断从他哆拉A梦的大口袋里翻出新工具、新技术,推动着我国内镜技术的发展。
简单实用的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
“那时候(20世纪70~80年代)一到冬天,病房里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就特别多,我就琢磨着能不能用内镜治疗呢?” 于中麟教授说。
于是,他尝试通过内镜注射中药“消痔灵”和其他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此时国外采用的也是类似方法,美国采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痔疮治疗药物)的方法,使用的药物剂量较大,容易引起出血。有没有一种安全、易学的方法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回响出现在80年代于中麟教授在香港参加的一个学术会议上。他发现香港有专家采用内镜下套扎的办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这是美国外科医生发明的方法,这种套扎技术操作简单、经济、安全,非常适合推广到全国,但当时还没有在中国大陆销售。于是于中麟教授向香港的医生要了一个用过的套扎器,又联系到了一位天津校办工厂的老师,投入2万块钱,经过不断沟通,国内第一批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套扎器在他们手中诞生了,后来套扎器被销往全国很多基层医院,并不断改进。
1993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消化内镜年会上,于中麟教授还使用这个厂家生产的套扎器进行了演示,与会专家都觉得很神奇,打消了很多同道对这项技术的顾虑,反响非常好。
“后来到了冬天,病房里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已经非常少,这说明基层医院已经掌握并普遍使用了内镜治疗的方法,”于中麟教授满意地说。
将ERCP并发症死亡率降至零的鼻胆管引流术
对于阻塞性黄疸,采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准确诊断病变位置,然而造影剂的注入常导致胆管高压进而引起感染等并发症,死亡率很高;很多患者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不敢接受ERCP诊断,医生自己也对其中的高风险心有余悸,友谊医院一度长达半年的时间没有为这类患者行ERCP诊断,其他医院情况也是如此。
这时,于中麟教授从国外文献了解到鼻胆管引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便又开始琢磨起这个技术。想法成熟后,苦于国内没有这种器械,他只能自己创造。后来他发现十二指肠镜中的细管可以加以利用,便改造出了自创的鼻胆引流管,并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在鼻胆管引流的帮助下,科室里阻塞性黄疸ERCP并发症的死亡率从13%降到0,ERCP诊断阻塞性黄疸的技术又得以被各大医院重新启用,他也因为这项技术创新获得了原国家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
发挥余热的可测量透明帽
由于身体状况所限,于中麟教授已很少参加京外的学术会议,他谦虚地说,“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休息。”但在采访过程中,他很快就露了馅,他并没有安心休息,而是又在哆拉A梦的大口袋里孕育新玩意。
他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了他的一项新发明——可以在内镜下准确测量病灶大小和高度的透明帽。
透明帽是应用广泛的内镜治疗附件,可用于消化道异物取出、内镜下黏膜切除、内镜黏膜下剥离,内镜医生通常在内镜下用肉眼估计判断病变大小是否适合用透明帽处理。于中麟教授巧妙地想到,在透明帽上标注好刻度就可以准确测量病变。他很快让厂家生产出样品拿给科里的医生试用。
在采访间隙,他还跑到旁边的内镜操作室问正在操作内镜的医生:“怎么样,好用吗?”医生冲他直点头,“好用好用!”“回头我再跟厂家要几个给你们,这东西便宜还好用。”
说到创新,于中麟教授语重心长地表达了自己的期盼。他说,“就消化内镜领域而言,尽管我们的医生手术操作很灵巧、成功率很高,还经常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演示,但中国的原创技术比较少,基本都是从国外学来的。”他希望消化内镜领域的中国医生能加强创新研发意识,也希望国家在原创技术的审批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
谁来为内镜大佬做内镜下切除
跟消化内镜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于中麟教授于2015年在结肠镜下被查出了早期结肠癌。院里的多位专家为他进行了会诊后,外科医生说,“不复杂,直接将病变部分切除再吻合就可以了。”
于中麟教授对记者说,“我一直在推广内镜下微创治疗,到了自己身上如果要用外科手术,那不是成了骗子吗?”于是,他选择了内镜下治疗,效果很好。2017年住院复查,又在他的胃里发现了早癌,也在内镜下进行了切除;肾脏里也发现了早癌,在泌尿外科进行了局部切除。
“(内镜下切除)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我相信科里大夫,就让他们给我做。”两次内镜下切除,他都是直接在让消化科副主任冀明给做的。
谈起自己的病情,于中麟教授非常坦然。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多部位发现肿瘤这件事进行了客观分析。“为什么这么多癌都在我身上发生,我想可能是因为早年间在日本学习时在放射科接触X线过多,后来在科里做各种胃肠道造影和ERCP等,也离不开X光。”
所以于中麟教授特别关注内镜医生的放射线防护,时刻提醒医生注意散射线对人体的伤害。“现在他们做ERCP,一定是高度防护,而且不让科里的女大夫做ERCP,担心对卵巢造成影响。”
结语
消化内镜学科发展到现在,技术不断丰富,治疗的内容也发生很大变化,很多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内科医生在镜下都可以实现治疗,免除了患者的开刀之苦。当年科室制定的、听起来遥不可及的医疗质量指标(如消化道出血死亡率),如今早已实现。
与中国的消化内镜学科一路共同走来的于中麟教授除了文中提到的几处早癌外,还患有一些其他疾病,但他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他说,“要相信现代的医学技术,破除思想束缚,接受新事物新方法,不能保守!”这个态度,大概既是对于生活,也是对于工作吧。
他对记者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很想回到80年代,那时候我还有力量,还能动手研发出新的技术和器械,当年由于条件所限,我研发出的很多设备还比较粗糙,如果能给我更多时间,我想把它做得更精细一些。”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刘金 采写,版权归中国医学论坛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获取《中国医学进步40年》100版特刊珍藏版,点击以下链接识别小程序码进入中国医学论坛报微信公众号订阅特刊纸质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