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当肺炎患儿出现严重的通换气功能障碍或肺内外并发症时,即为重症肺炎。重症肺炎病死率高,并可遗留后遗症,需及早识别,推荐以下判断指标。
(1)快速评估。2月龄~<5岁的儿童,需在家庭、门急诊进行快速临床评估,以便将门急诊和院前阶段存在潜在风险的肺炎危重症患儿早期识别出来,可使用WHO标准。
即出现下胸壁吸气性凹陷、鼻翼扇动或呻吟之一表现者,为重症肺炎;
出现中心性紫绀、严重呼吸窘迫、拒食或脱水征、意识障碍(嗜睡、昏迷、惊厥)之一表现者,为极重度肺炎。
在临床实践中,也要结合面色和精神反应分析,若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灰,对周围环境反应差也视为重症表现。
(2)病情严重度需根据年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等评估,见表1。
识别重症肺炎的高危因素:
(1)有基础疾病史: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畸形、遗传代谢疾病、脑发育不良、神经和肌肉疾病、免疫缺陷病、贫血、Ⅱ度以上营养不良、既往有感染史、严重过敏或哮喘史、早产史、既往住院史、慢性肝肾疾病等;
(2)小于3个月婴儿;
(3)经积极治疗,病情无好转,病程超过1周。存在这些情况的患儿,病情可在短时间内进展为重症肺炎,合并基础疾病者,病死率高。
判断潜在的基础疾病
即使患儿初诊时未提供明确的基础疾病史,仍需对每例患儿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注意营养和体格发育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等,以判断有无基础疾病。
入院标准
受各地经济和文化差异、家长对疾病认知度和护理能力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医院的入院标准不能完全统一,但符合以下情况需住院:
(1)符合重症肺炎标准;
(2)存在重症肺炎高危因素,在一、二级医院应住院,三级医院可在门诊随诊,需密切观察并告知家长护理观察要点;
(3)家庭不能提供观察和监护者。
来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