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两会云问答》,钟南山、雷军、姚明、张文宏、雷佳、郎朗首次跨界“云”问答。医生钟南山的问题是:经此一疫,你形成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你有哪些健身故事?
“我会注意通风、勤洗手,打喷嚏掩住口鼻,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坚持使用公筷,坚持锻炼身体,不吃太饱。”这是钟南山院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分享的他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在此次疫情中尤显珍贵。
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就提出:“倡导全民健身,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你在这场疫情中养成了哪些好的生活习惯?钟南山院士的这一提问,得到了1245个知乎网友的回答。
“疫情前一个月就得了过敏性鼻炎,医生让出门戴口罩,当时觉得闷,一直不愿意戴,直到疫情来了,彻底治好了过敏性鼻炎。”网友“Doctor-徐泌语”是苏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一名硕士在读生,她分享了自己在疫情中戴口罩的意外“收获”。
持续的疫情实实在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尽管长时间戴口罩并不舒服,尤其是在做剧烈运动时还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但很多网友已尝到口罩带来的“甜头”。
网友“王郝”是北京协和医院重症科一名医师。他分析:“外科口罩有喷绒布夹层,能过滤更多的粉尘,能有效保湿。”他笑称,“自从随时戴上外科口罩,感冒没有了,口鼻湿润,呼吸顺畅,还可以持续锻炼心肺功能,简直是开启了新生活。”
口罩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办法,而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样是抑制病毒入侵的良方。这在疫情中得到民众的高度认同。
网友“灵椿八千”的卫生习惯本来就很好,洗手频率高于常人,而且坚持用七步洗手法。“疫情后,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手,洗完手后再用医用酒精擦拭手机,这个步骤在过去是没有的。”他说。
疫情期间,餐馆歇业外卖停送,很多网友爱上了做饭,饮食上也更关注健康。“更注重肉蛋奶的摄入,少吃外卖”是很多网友总结的心得。
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是现代人的通病。不是不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但我们总有各种理由熬夜,或因工作压力大或因自控力差。所以就只好一边“熬夜自残”,一边“泡枸杞养生自救”。
黑眼圈、脱发、肤色暗沉、排便不规律、耳鸣、腰疼--这些是网友“京墨”在疫情前因为长期熬夜,“成功”把自己搞出的各种毛病。经过疫情期间两个月的调整,她的问题得到很大缓解。
此次疫情还让我们看到:对抗病毒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外,也少不了培养身体自我修复的内生动力,而提高自我修复能力,一定少不了运动健身。常年健身的网友“Chelios”对于健身也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一味追求肌肉量,挑战举起极限重量,而是注重身体的恢复,把握合适的训练强度。”他现在开始每周规律跑步,更加注重心肺功能训练,饮食也从过去只在乎蛋白质摄入,转变为如今注重三大营养素均衡。
运动不限形式,健身不分地点。疫情期间健身房长时间关闭,大家也不能轻易外出锻炼,但这并没有给运动爱好者带来太大困扰,机智的网友想出了各种在家锻炼的招数。他们买来瑜伽垫、哑铃、瑜伽球等健身器材,借助健身App和运动教学视频在家做运动。还有网友把家“改装”成羽毛球场地,叫上老爸老妈一起打球。
疫情让很多网友重新思考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科学。网友“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说,疫情让她变成“断舍离”爱好者,开始追求简单可循环的生活方式。“以前天天在外面吃饭,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生活方式也不健康。(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每天抱着手机买口罩,消毒液之类的,后来每天都奔波在各个群里团购,总觉得买的不够多,后来突然不想买了,退出了很多团购群,每天只拿很少的时间来买东西,专心工作,不再天天为买买买激动。”
现在她会在阳台上种花种菜,在网上学会如何用家里的厨余垃圾沤肥,然后给花、蔬菜施肥。她还尝试整理出以前购买却没来得及使用的学习资源,排好课程表,趁着疫情期间每天带孩子学习。
网友“喵小鱼”也在疫情期间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她和朋友约定每周互赠一本书细读,一起分享、共同进步。
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向往,也都知道该怎么做,但难在一个恒字。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奋起健身”--平日超级懒,一练超级猛;吃了三天健康饮食,就迫不及待要整点高热量大餐“补补”。
目前,从世界范围看,疫情还不容乐观,作为个体,唯有将在此次疫情中形成的良好生活习惯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无论未来是晴朗还是风雨,我们都能从容应对。 (完)
来源:新华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