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补钙不吸收=白补,做这个化验就知道了

2021-11-27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骨质疏松补钙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苏镜  周妙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全身的骨量减少,以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的疾病。基本特点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和骨折危险度升高。

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


骨量减少、骨钙溶出、骨组织退化、骨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脊柱压缩性骨折,致使“龟背”出现,并伴老年呼吸困难、骨质增生、高血压、老年痴呆、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来负荷。


我国总患病率为16.1%,60岁以上发病率为女性50%-70%,男性30%-50%。骨质疏松症根据病因一般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


提到老年人骨质疏松,就会有人问有必要检查嘛?直接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不行吗?即使天天补钙、补维生素D,但是否有补进去,做一个“骨松三项”就很清楚了。现在我们就以骨质疏松三项指标来说一下,下图这个患者为什么有骨质疏松。


案例经过


  • 现病史


患者于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疼痛,尤以腰背部疼痛为主,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时疼痛加重,活动后减轻,痛甚时翻身、起坐、穿衣困难,疼痛发作与天气变化无关。


曾在外院诊断为骨质疏松,予推拿、针灸及康复理疗等治疗,症状缓解但易复发。1天前患者上述症状再发并加重,来我院就诊,由门诊拟“骨质疏松”收入我科。


  • 辅助检查


2020-07-08 我院头颅:1.脑萎缩、脑白质疏松,与前片(2020-6-30CT)大致相仿;2.双侧筛窦、额窦炎。肺部:1.考虑双肺多发感染,与前大致相仿;2.双侧胸腔积液,积液量较前增多,双肺下叶局部压迫性肺不张;3.双侧胸膜稍增厚;4.王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2020-09-29 我院骨密度:左髋T:-22,骨质疏松;腰椎T:1.4,骨质正常。


西医诊断:骨质疏松、脑萎缩、高血压2级、具有心脏起搏器、前列腺增生、脑出血个人史、贫血、肝功能异常。


微信图片_20211125153905.jpg


实验室检查


上图患者骨质疏松三项检查N端骨钙素(OSTEOC)下降,其余未见异常。


骨钙素(OSTEOC) 是骨组织内非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属于非胶原酸性糖蛋白,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钙结合蛋白。骨钙素在调节骨钙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成熟的骨钙素主要沉积于骨组织间质细胞外和牙质中,少部分释放入血循环中。骨钙素的主要功能是定位羟基磷灰石,在骨形成和骨吸收时均释放OST。



因此,骨钙素反映了骨代谢的总体水平。骨钙素是反映骨形成的特异性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综合征、钙代谢异常等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 血清骨钙素浓度升高


提示骨形成速率加快,主要见于儿童生长期、成骨不全、肾功能不全、骨折、变形性骨炎、肿瘤骨转移、低磷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高转换骨质疏松症、尿毒症、佝偻病、卵巢切除术后等。


  • 血清骨钙素浓度降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肝病、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等。


抗骨吸收药物可使OST水平下降,刺激骨形成治疗则使OST水平上升。由此可以看出该患者的N端骨钙素(OSTEOC)下降可能是由于肝功能异常或者是服用了抗骨吸收药物,具体还需结合临床。


微信图片_20211125153908.jpg


直到8月份该患者的N端骨钙素(OSTEOC)恢复正常,但是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超出参考范围。


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在血清中的含量反映成骨细胞合成骨胶原的能力,构成监测成骨细胞活力和骨形成的基础实验室指标。



  • PINP增高


见于儿童发育期,正常儿童血清PINP含量平均为正常成人的2倍;妊娠最后3个月;骨肿瘤和肿瘤的骨转移,特别是前列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畸形性骨炎、酒精性肝炎、肺纤维化、骨质疏松等。


  • PINP降低


见于绝经期后骨质疏松患者,经雌激素治疗6个月后PINP可降低30%,但其降低的机制尚不清楚。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患者有患者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下图为该患者对自身体内N端骨钙素(OSTEOC)的长期监测,通过下图我们不难看出,该患者的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虽然有降低,但是仍然超出了参考范围的上限。


所以最有可能提示该患者一直处于骨质疏松的阶段,因此临床医生给予静滴注射用骨肽(I)改善骨代谢,子肠场内营养乳剂皇饲口服营养支持,口服非那雄胺片及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前列腺症状,乳果糖口服溶液润肠通便,阿法骨化醇片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Ⅱ)抗骨质疏松,碳酸钙D3颗粒补钙。


微信图片_20211125153913.jpg


综合多项研究,在众多骨代谢指标中,PINP在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评价骨量,监测抗骨质疏松疗效等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不受激素影响,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推荐空腹血清PINP为反映骨形成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皮质中骨矿物质含量逐渐丢失,骨密度下降,会引起老年人骨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因此骨质疏松症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应积极避免和及时处理各种危险因素,合理膳食,自幼年起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B12、维生素K,蛋白质的摄入应适量。少年时代起应有适量运动,尤其是负重锻炼,以长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老年人膳食亦应合理,少饮酒和咖啡,不吸烟。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就在于预防性用药。而预防性用药应在骨量丢失开始前就进行,努力减少骨量丢失。


钙的食物来源:奶和奶制品是钙最好的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将奶、豆及其制品作为重要的膳食成分推荐给广大居民,以期提高钙的摄入量。每100ml牛奶含110-130mg钙,每日饮用250-300ml牛奶可摄入约300mg的钙;摄人100g的豆制品,可获得约100mg的钙。加上膳食中其他食物的钙,摄入量就可达到800mg,基本达到成年人每日的钙推荐摄入量。乳糖不耐受者可饮用酸奶,海带中钙的含量也很丰富,绿色蔬菜也是钙的良好来源,硬水中也有相当含量的钙。如果膳食钙不能满足,可考虑用钙剂补充。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所有鱼肝油都是维生素D的丰富来源,含脂肪高的海鱼、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维生素D的含量也较丰富,瘦肉、奶、谷物、蔬菜只含微量维生素D。另外市场上有不少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可供选择 。


来源:检验医学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