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始终是T2DM的核心问题,基于病理生理机制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是T2DM治疗的关键。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是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与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利拉鲁肽的联合制剂,两种组分机制互补,基于T2DM病理生理机制直击临床表象。
在“实例践新界”糖尿病管理病例活动的区域赛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陆迪菲副主任医师凭借其卓越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的治疗策略,荣获华北区域赛冠军。
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深入理解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调整技巧,中国医学论坛报特整理该病例活动中的精华内容,与读者共同见证冠军风采。
病例介绍
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32岁。
病情进展
2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测空腹血糖(FPG)8.9mmol/L,2小时餐后血糖(2h-PPG)15.4mmol/L,予瑞格列奈 2mg Tid,二甲双胍1.0g bid;血糖控制达标。
近1个月,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最高12mmol/L,餐后血糖(PPG)最高14mmol/L;现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有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身高172 cm,体重82 kg,体质指数(BMI )27.7kg/m2,腰围 92cm。
体温36.3℃,呼吸18次/分,心率72次/分,血压130/80 mmHg。
头颈部及淋巴结检查、心肺、腹部、四肢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糖:HbA1c 8.9%,FPG 11.1mmol/L,PPG 13.2mmol/L;平均FPG 12mmol/L,平均2h-PPG 14mmol/L,无低血糖发生。
血脂:总胆固醇 (TC) 5.6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3.5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07mmol/L,甘油三酯 (TG) 1.05mmol/L。
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 (ALT) 47.3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31.5U/L。
腹部超声提示脂肪肝。
诊 断
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
治疗及随访
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糖尿病病程较短,目前适用两种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未发生过低血糖,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未来预期寿命较长,BMI 27.7kg/m2,腰围92cm,属于腹型肥胖,同时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及高脂血症,工作忙,生活不规律,依从性差。考虑患者特点,我们为其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HbA1c <6.5%,FPG<6.1mmol/L。
目前FPG 11.1mmol/L, PPG 13.2mmol/L,以FPG升高为主,临床治疗以降低FPG为首要目标。患者为腹型肥胖,优选避免体重增加的降糖药。基于此,我们建议使用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10剂量单位)。
入院后治疗方案的调整及随访
经过3个月治疗,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改善,HbA1c 降到6.4%,空腹血糖6.2mmol/L,基本实现血糖控制目标,体重减轻3kg,未发生低血糖,阿托伐他汀10mg qn, 3个月复查LDL-C 2.03mmol/L。
治疗体会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可用于门诊强化胰岛素治疗:FPG>11.1mmol/L、HbA1c>9.0%、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强效降低空腹血糖,具有轻度抑制食欲、减轻体重作用,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治疗,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小,使患者更易接受该治疗方案并长期坚持,提高依从性。
起始剂量:10-16剂量单位 qd起始。
病例点评
高莹主任医师点评:
本例为32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FPG 12mmol/L,平均2h-PPG 14mmol/L,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为腹型肥胖,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在为这类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其血糖控制效果,还要兼顾对体重和脂代谢的影响,以及是否能够改善肝脏健康状况。
糖尿病合并肥胖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肥胖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此外,肥胖还可能加剧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因此,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考虑其对体重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增加体重的药物。本例患者BMI为27.7kg/m²,腰围92cm,提示腹型肥胖,这进一步强调了选择对体重影响较小或有减重效果的降糖药物的重要性。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是一种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肝脏疾病,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糖尿病密切相关。对于这类患者,选择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的降糖药物尤为重要。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作为一种基础胰岛素类似物与GLP-1RA的联合制剂,其优势在于其机制互补,能够同时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提高HbA1c达标率,同时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脂代谢的多重作用。DUAL系列研究显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降糖效果好,低血糖风险小,具有减重或避免体重增加的益处,适用于本例年轻肥胖糖尿病患者。该药每日仅需注射一次,剂量调整便捷,治疗方案得到进一步简化,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这对于长期管理2型糖尿病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为这位合并肥胖和MASH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有效且综合的治疗选择。
专家简历
陆迪菲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主要方向为肥胖、糖尿病
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0篇,核心期刊文章8篇
参与《北京市代谢手术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临床诊疗规范》、《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临床专家共识 》的撰写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内分泌外科分会秘书
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理事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肥胖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莹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及免疫内分泌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血糖监测与新技术学组委员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
曾获得“华夏内分泌大会青年研究者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及教育部一等奖,并入选了北京市“科技新星”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简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1983年,在内分泌著名专家施曼珠教授、高妍教授、钱荣立教授、郭晓蕙教授、张俊清教授、高莹教授等历任主任的领导下,全科同仁齐心协力,在科室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北大医院内分泌科是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首批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成立临床药理基地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内分泌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全院血糖多学科综合管理实践与指南杰出示范医院、临床研究联合体的北京市内分泌专业唯一牵头单位。2024年获批第一批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同年还获得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联合健康界评选的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学科,是原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委单位和教育学组组长单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会长单位和现任中国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委会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单位以及多个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二级学会的常委单位。
师资力量
科室共有骨干成员30名,博导1人,硕导10人。
专业方向
科室各亚专科设置齐全,人才梯队合理,具有丰富的内分泌代谢病诊治经验,在全国内分泌代谢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设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垂体及生长发育、肥胖、骨代谢、生殖内分泌及罕见病和妊娠内分泌代谢疾病共8个亚专业组。同时基于亚专业组联合相关兄弟科室设立了糖尿病共同照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疑难病例、妊娠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内分泌性高血压、肥胖减重、骨代谢智慧赋能、女性高雄激素、内分泌代谢(罕见病)与生长发育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内分泌不良反应等十余个特色专病门诊或多学科诊治团队。对内分泌代谢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对疑难危重症疾病具备高水平的综合救治能力,对内分泌代谢罕见病亦具有较强的诊治水平。
特色技术
在全国首创互联网+糖尿病线下线上全病程规范化管理的技术,糖尿病高危足筛查及分级、干预技术,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甲状腺结节及甲状旁腺腺瘤消融术,选择性肾上腺静脉分侧取血,岩下窦取血,肾上腺射频消融术等。
科研项目与合作交流
(本文由高莹主任医师、陆迪菲副主任医师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