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剑 吴颖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之一,化疗后主要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白细胞减少。
化疗就如同治疗肿瘤的双刃剑,既对疯狂倍增的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对体内迅速增殖的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作用。比如体内快速增殖的口腔黏膜细胞、头皮细胞、白细胞等,所以化疗会导致口腔溃疡,脱发以及白细胞减少症。
经常遇到许多患者或家属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十分恐惧,担心影响了身体的免疫功能,为此拒绝化疗,延误了治疗的最好时机。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对于预防或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注意事项也特别关心。
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机能,能够防御“外敌”的入侵,有“人体卫士”的美称。
各种原因导致的白细胞(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中性粒细胞)降低可能带来感染风险的增加。反之,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可能是体内存在感染(有时会合并发热等症状),也可能是患者使用了激素或注射了升白针后的治疗效应,前者需要积极抗感染,后者往往会自行恢复而不用给予特别关注。
化疗药物按对各期肿瘤细胞敏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
其中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杀死各个时相的肿瘤细胞,而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杀伤增殖期的细胞,这些化疗药在杀死增殖的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在杀死体内正在增殖的其他自体细胞,如外周血细胞。
外周血中红细胞寿命为120天,血小板为5~7天,而白细胞只有6~8小时,骨髓中粒细胞增殖最活跃,因此这些化疗药最先杀伤的是白细胞,最先表现的是白细胞下降,其次是较轻、较晚发生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下降。
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机能。 在人体防御和保护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白细胞是人体抵制微生物、病原体和急性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主要的一道屏障。
化疗过程中化疗药最先杀伤的是白细胞,如果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极易发生感染,并且肿瘤病人一般情况往往差一些,感染一旦发生会迅速发展,有时很难控制,严重直接导致死亡。故为避免以上危险事件发生,每次化疗前都要查血常规,白细胞(特别是其中的中性粒细胞)要升高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才可以继续进行该疗程的化疗。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俗称升白针)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化疗导致白细胞降低后注射,另一种是为了保障化疗安全性及治疗强度预防性注射(无论白细胞是否降低)。
用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时,有助于缩短白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使患者尽快度过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这段时间。当然,不排除白细胞减少不明显,不打升白针而让其自然恢复的可能性。
对于已经因化疗导致白细胞降低引起感染的患者,应用升白针则是为了尽快提升白细胞到安全水平,以利于感染的控制。为了保障化疗安全性及治疗强度的预防性注射,主要是基于医生的判断和临床指南的要求进行的,如果有必要,还是建议执行的。
白细胞减少一般出现在化疗后的 7~14 天(部分药物出现的更早),其水平变化呈U字形。
因此对于升白针的用法,我们建议根据白细胞减少发生的时间、程度和患者的情况,综合判断是否用升白针及使用天数。
如果白细胞减少发生在“波谷”之前,而且程度比较重,就要给予重视了,积极的给予升白治疗,升白针的使用时间,一般要跨越上述化疗后的白细胞低谷,直到白细胞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程度。
但如果发现白细胞减少是在“波谷”之后,患者血象呈逐渐恢复的趋势,白细胞减少的程度又不是很重,密切观察也是可行的。
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