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SLE合并TTP一例

2019-11-13作者:Medical Editor-G经验
病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TTP

病例提供者: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杨斌

点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岫岩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16岁。


主诉


发热、出现面部瘀斑4天。

 

病史


现病史

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当时测体温39.6℃,伴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有痰难以咳出,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面部出现散在瘀点、瘀斑,四肢指甲有散在出血点。外院予退热对症处理后热退,但随后又出现反复发热,面部瘀斑逐渐加重,于4月1日22:55急诊入院。

急诊查血常规示:WBC 14.8×109/L↑,N 9.89×109/L↑,RBC 2.16×1012/L↓,HGB 60 g/L↓,PLT 10×109/L↓,CPR <5.0 mg/L;凝血六项:PT 15.4 s,INR 1.24,FIB 1.76 g/L↓,APTT 56.8 s↑,TT 21.8 s↑;心功能五项:AST 165 U/L↑,LDH 2708 U/L↑,CK 324 U/L↑,HBDH 1942 U/L↑,CK-MB 41.1 U/L↑;电解质:Na 129 mmol/L,Ca 1.73 mmol/L,P 1.84 mmol/L;肾功能:BUN 17.48 mmol/L↑,Cr 223.90 μmol/L↑,UA 556.3 μmol/L↑,CO215.4 mmol/L↓,B型利钠钛前体 34574 ng/L↑。登革病毒NS1抗原(-)。

胸部CT示:①考虑双肺下叶感染,左侧胸腔少量积液;②右肺中叶小结节灶;③心腔及大血管密度减低,考虑贫血;④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脾脏增大。

经风湿免疫科会诊,认为患者LDH明显升高,存在溶血,同时合并血小板减少,考虑免疫性因素可能性大,同时患者面部有不典型皮疹,考虑结缔组织病可能。拟“贫血、血小板减少查因:结缔组织病”收入院。

起病以来,有明显脱发,无腹痛、腹胀,无光过敏、面部红斑,无牙龈出血、关节疼痛等,精神、睡眠、胃纳差,大小便情况不详。近期体重变化不详。

既往史

代诉病情既往有使用化妆品后出现面部皮疹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8.5℃,脉搏13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2/64 mmHg,神志欠清,懒言少语,无法对答,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有自主肢体活动,查体不配合。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苍白,无黄染,全身皮肤见散在瘀点、瘀斑,以面部及双上臂为主,双耳、四肢指端见陈旧性出血点及血痂,全身皮肤黏膜未触及淋巴结肿大。双眼睑无水肿,双侧睑结膜苍白,无水肿、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口咽部查体不配合。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3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约5次/分。双下肢无浮肿。脊柱及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胸部CT示:①双肺感染并双侧胸腔积液,以右侧明显,右肺下叶支气管狭窄,建议治疗后复查。②脾大;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影。③心腔、大血管密度减低,考虑贫血。④腹、盆腔积液;右下腹引流管留置。⑤右侧PICC管末端位于T4水平。

心脏彩超:①三尖瓣少量返流。②少量心包积液。

血常规:WBC 13.9×109/L↑,N 9.53×109/L↑,RBC 2.2×1012/L↓, HGB 60 g/L↓,PLT 13×109/L↓。

尿常规:尿蛋白 3+,尿胆原(-),尿白细胞 250 leu/uL,管型:颗粒管型 3~4个。

凝血六项:PT 15.4 s↑,INR 1.24,FIB 1.76 g/L,APTT 56.8 s↑,TT 21.8 s↑。

心功五项:AST 151 U/L↑,CK 332 U/L↑,HBDH 1832 U/L↑,CK-MB 24.8 U/L↑, LDH 2599 U/L↑。

电解质:Na 131 mmol/L↓,Ca 1.72 mmol/L↓。

肾功能:BUN 19.39 mmol/L↑,Cr 260.70 μmol/L↑,UA 583.7 μmol/L↑, CO2 16.1 mmol/L↓;24小时尿蛋白:5907.6 mg↑;B型利钠肽前体大于35000 ng/L↑,B型利钠肽 1258.1 ng/L↑。

补体C3 0.41 g/L↓,C4 0.09 g/L↓,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阳性(+),自身抗体ANA、抗ds-DNA(+)、抗核蛋白抗体(+)。

EKT 88.52 pg/ml,PCT 21.62 ng/ml↑。

肥达、外斐试验、肺炎支原体抗体、登革病毒NS1抗原(-);血培养: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vWF抗原检测:205.5(检测方法:免疫比浊法;单位: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

ADAMTS13活性检测:45.5%[检测方法:ADAMTS13活性的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检测;单位: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

 

诊断结果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2、急性心功能不全

3、败血症

4、肺部感染

5、泌尿系感染

6、脓毒性休克

7、肾功能不全

8、肝功能不全

9、电解质紊乱

 

治疗方案及理由


1、生命体征维持

持续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输注洗涤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

2、败血症及肺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积极抗感染治疗。

3、SLE合并TTP的治疗

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4月2日开始甲泼尼龙40 mg/d);

羟氯喹0.4 g/d+吗替麦考酚酯1.5 g/d(4月8日开始)。

该例患者肺部感染、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诊断基本明确。对于此类患者,尽早的液体复苏对于恢复患者的血容量及组织微灌注非常关键,我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指出,晶体液为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首选复苏液体;对无组织灌注不足,且无心肌缺血、重度低氧血症或急性出血的患者,可在Hb<70 g/L时输注红细胞,使Hb维持在70~90 g/L;且一旦确认脓毒性休克,应在1小时内开始有效的静脉抗菌药物治疗,这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另外,对于出现重要器官受累(如心、肺、肾)或危及生命表现的SLE患者,通常需要初始阶段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诱导治疗)来控制疾病并阻止组织损伤。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TTP的患者,除针对病因的治疗外,恰当的初始治疗为血浆置换治疗。

该患者急性起病,初始病情危重,因同时合并菌血症、肺部感染,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相对禁忌,而此时恰当的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治疗可协助封闭及清除自身抗体,改善预后。

 

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期间经上述治疗约1个月,复查血红蛋白较前上升,血小板正常,肾功能正常出院,出院后随访至6个月时患者病情仍平稳,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至1片/日维持,硫酸羟氯喹及吗替麦考酚酯剂量未变。

 

病例思考


根据患者咳嗽、咳痰,休克,PCT升高,该例肺部感染,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诊断基本明确,应及早按照脓毒血症EGDT制定抢救治疗策略,进行快速液体复苏+留取病原学标本+强力广谱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激素+机械通气等等一系列治疗措施。

此外该患者以发热、肾功能损害、神志改变、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具备TTP诊断条件,该患者TTP考虑免疫性因素所致可能性大,因患者年轻女性,急诊就诊时已无法对答,代诉病情了解到患者数月前曾使用化妆品后出现面部皮疹,并就诊于顺德某镇街医院,但面部皮疹始终未完全消退,由此判断患者诊断SLE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入院立即检查狼疮相关抗体,经一系列免疫学指标检测后基本可诊断为SLE合并TTP。

SLE患者可导致体内抗心磷脂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和抗巨核细胞抗体含量升高,数据显示,15%~50%的SLE患者可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当代医药论丛 2014,7:16]。对于这一类患者的治疗临床常用免疫球蛋白、甲基泼尼松、环孢素A和干扰素,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本病例考虑到患者的SLE继发TTP,为迅速控制病情,采用激素+丙球冲击+血浆置换+羟氯喹+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进行治疗。

因患者病情危重,属于狼疮危象,病情进展极快,很多检查结果未回,合并严重感染,故下调激素用量为甲强龙40 mg/d,同时积极抗感染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血浆置换及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治疗反应较好。

 

专家点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岫岩


这是一个“SLE+TTP合并严重感染”治疗成功的案例,值得分享,供大家参考借鉴。

TTP/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诊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TTP/HUS)是一组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和多器官损害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三联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进行性血小板减少、急性肾衰竭],或“五联征”(MAHA、进行性血小板减少、急性肾衰竭、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既往有研究提示,确诊该病患者的死亡率可达90%。随着血浆置换的应用,这类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根治疗法的可用使得尽早诊断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只需有其他方面无法解释的血小板减少和MAHA的二联征即可初步诊断这一疾病,并开始治疗。

目前SLE合并TTP尚无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多以个案报道为主。TTP可作为SLE的初始表现,亦可发生在SLE诊断多年后。有研究显示,与特发性TTP不同,SLE合并TTP时患者常不伴随ADAMTS13活性下降,其中机制尚未阐述清楚。

该患者血辅助检查结果提示TTP,其是在发病前就已存在,或者是该次发病后继发,值得思考。TTP于女性多发,约占70%,除了先天因素如ADAMTS13基因突变、补体突变导致的原发性TTP,其常见于①妇女产后或病态妊娠;②奎宁、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药物使用;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硬皮病及结节性多动脉炎等;④产生shiga或verotoxin毒素的细菌感染,例如埃希氏大肠杆菌血清型O157∶H7和志贺氏菌属,发病率约占感染患者的5%。因此,临床在确诊TTP时应积极寻找病因。本例患者排除其他原因后基本可诊断为继发性TTP。

SLE合并TTP患者的治疗

而SLE合并TTP时多起病急骤,死亡率较高,早期血浆置换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降低死亡风险,在病情稳定(血小板恢复正常至少2天)后可考虑停止血浆置换或糖皮质激素减量。但部分患者可能对血浆置换及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差,目前仍无明确的指南指导SLE合并TTP的治疗,相关经验多来自病例报道,对血浆置换及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的患者尝试应用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

该患者为青年女性,起病急,入院时存在神经系统症状、血小板减少、贫血、肾功能不全等多系统受累表现,TTP诊断及时。同时,在后续的检查中发现合并SLE、菌血症等问题,均可能为TTP的病因,在积极控制原发病的同时给予血浆置换等治疗使患者疾病得以控制。该患者起病急,存在重要脏器受累(以肾脏、神经系统表现突出),在初始阶段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诱导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对于年轻女性,应注意药物的生殖毒性问题,此时选择吗替麦考酚酯更优于环磷酰胺。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