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脑脊液静脉瘘是自发性低颅压(SIH)的病因之一,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脑脊液动静脉瘘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神经根袖套和椎旁静脉之间的异常连接,也可能是CSF通过脊髓蛛网膜颗粒向临近根静脉引流增加所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如数字减影脊髓造影术(DSM)和卧位CT脊髓造影术,改善了对这些隐匿性病变的检测。
脑脊液静脉瘘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结扎、神经根骨骼化(nerve root skeletonization)(即分离神经根和周围血管)和血液/纤维蛋白补片。外科结扎切断了脑脊液静脉瘘的静脉流出通路,治疗非常有效。理论上讲,血液/纤维蛋白补片对脑脊液静脉瘘无效。
复习颈椎、胸椎和腰椎椎旁静脉系统的解剖学,很明显采用导管导航到这些静脉是可行的。事实上,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多项研究开展了脊髓静脉造影技术,不过当时这些技术主要用于诊断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柱肿块引起的占位效应,但是至少证明基于导管的椎旁静脉系统静脉造影是安全的。鉴于椎旁静脉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液体栓塞材料如Onyx(Covidien)注入这些静脉并闭合静脉流出是可行的。
2021年5月,美国的W. Brinjikji等在 AJNR 上报道了5例经静脉栓塞脊旁静脉治疗脑脊液静脉瘘所致SIH患者。
图1 5例脑脊液静脉瘘患者。A、患者1,右侧T8脑脊液静脉瘘,椎旁静脉内可见造影剂(蓝色箭头)。B、患者2,右侧T4处脑脊液静脉瘘,椎旁静脉内可见造影剂(蓝色箭头)。C、患者3,右侧T7脑脊液静脉瘘,椎旁静脉内可见造影剂(蓝色箭头)。D、患者4,右侧T4脑脊液静脉瘘,椎旁静脉完全显影(蓝色箭头)。E和F,患者5,T9处双侧脑脊液静脉瘘(蓝色箭头)
图2 脑脊液静脉瘘栓塞的步骤(患者5)。A、采用5F椎动脉导管插入奇静脉。选择性插管。导管向后朝向奇静脉。在这个病例中,患者必须采取浅吸气以打开奇静脉和上腔静脉之间的瓣膜。B、 然后通过硬导丝将导管推进奇静脉。导管需要这种支撑才能达到180度翻转。C、在右侧T9水平,可见双侧脑脊液静脉瘘。将一个Headway Duo微导管插入右侧T9椎旁静脉,并进行静脉造影。对左侧T9椎旁静脉(D)进行同样的操作。E、双侧静脉栓塞。F、手术后 CT 显示T9双侧根静脉显影良好,脑脊液静脉瘘基本闭合
图3 5例患者的手术前和手术后的矢状位 T1 MRI对比
图4 5例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轴位增强 T1 MRI 对比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译者:杨中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