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三大常规(血常规、CRP、SAA)在临床的应用

2021-06-25作者:壹声热点
其他非原创

“新三大常规检测”概念,即为:WBC+CRP+SAA。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儿科蒋瑾瑾教授鉴于SAA检测在婴幼儿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出的。


C反应蛋白(CRP)


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顶峰。升高幅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指标,病毒感染时CRP一般不增高,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也增高。


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的监测;抗生素疗效的观察;病程检测及预后判断等。


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免疫化学法,如单项免疫扩散、火箭免疫电泳、胶乳法、免疫速率散射法比浊发和ELISA等。


其原理都是利用特异性抗CRP抗体与待检标本中CRP反应,根据形成的沉淀环直径、沉淀峰高度、凝集程度、呈色程度或其他免疫反应结果判定待测标本阳性、阴性或CRP含量。


CRP特点:


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炎症急性期、恶性肿瘤、局部缺血、组织损伤——→肝脏分泌,数小时内急剧上升  是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


2、半衰期18h→炎性反应控制后,迅速降至正常水平,炎症恢复的评价指标。


4、增高幅度反映病情变严重程度。


CRP生物学特征:


1、受多种细胞因子如IL-6、IL-1、TNF-a等的调节和诱导。


2、CRP与补体C1及FcTR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如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作用和调节作用等。


3、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的结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疾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健康状况下的CRP正常范围:


临床上一般<10mg/L为正常,连续结果的前后比较更有意义。



所有年龄段

<6mg/L(平均低于1mg/L)

新生儿:

<2mg/L(平均0.32mg/L)

儿童:

<2.2mg/L(平均0.16mg/L)

成年男性:

<5.2mg/L(平均0.5.5mg/L)

女性:

<4.6mg/L(平均0.42mg/L)

吸烟者:

中值为11.5mg/L

孕妇:

<20mg/L



CRP的影响因素:


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不良习惯、激素水平及疾病持续时间和感染类型、特别是对怀孕期妇女等因素,CRP的基线水平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应当结合临床的同时能够参考更敏感的指标综合判断。


微信图片_20210622131046.jpg


检验要求:


1、多种样本类型:CRP主要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2、样本周转时间:TAT时间很短,常见要求为小于30min。


误区释疑:


CRP根据临床意义的不同分为hsCRP和常规CRP。


常规CRP是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指标,hsCRP是诊断和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有效指标在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1、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肝脏中合成,并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与CRP相仿,用以评估急性时相反应进程。


2、正常情况下血浆含量很少,当机体受到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抗原刺激后,肝脏合成大量的SAA入血。当抗原清除后则迅速下降。


3、SSA是个灵敏的参数,它在炎症反应大约5-6h后开始升高,且上升时间早于CRP,病毒感染时上升显著,病原清除后,SAA又迅速将至正常水平,因此可作为反应集体感染和炎症控制的敏感指标


4、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辅助诊断、冠心病风险预测、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动态观察、移植排斥反应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改善观察方面。


临床上一般SAA浓度<10mg/L为正常,与CRP参考范围一致。


SAA的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酶标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免疫散射法或免疫比浊法。原理同酶标免疫法。正常值:<10mg/L,由测定方法确定。


SAA的发展:


1962年  淀粉样变性前体物质


1979年  非感染性炎症指标


1979年  肿瘤检测指标


1982年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1993年  感染性疾病指标


1993年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独立预测指标


SAA的特点:


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感染、炎症、外伤、肿瘤→肝脏分泌,5-6h内升高约1000倍,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


3、半衰期只有50min→炎症反应控制后,迅速降至正常水平,炎症恢复的评价指标。


4、增高幅度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SAA应用体会


1、快速诊断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新试验。


2、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更高。


3、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4、在特殊病毒感染、风湿性疾病如:手足口病、EB病毒感染、CMV感染、轮状病毒感染、疱疹性口炎、川崎病等上升较显著。


5、知道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6、与CRP联合检测能有效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避免抗生素滥用。


7、poct及时检测,快速、精准。


检验要求:


1、多种样本类型:因和CRP的联合应用更具备临床价值,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2、异构体的影响:以单抗为原料的试剂盒,专一性强,可避免与SAA异构体的交叉,结果更准确,但成本会有所增加。


临床开展依据:


1、是否对诊断有帮助


2、标本采集是否方便


3、报告快速


4、价格合理


5、病人接受


SAA和CRP联合检测


1、SAA、CRP联合检测更能体现优势互补,对真菌、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多一份依据。


2、SAA/CRP比值更能体现单项指标不能反映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中与CRP的比较


比较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SAA

比CRP升高更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

明显增高★★★

CRP

明显增高

不增高或略增高


意义:


SAA、CRP联合检测对临床判断并非是简单的重复检查,二是1+1>2,两者优势互补,使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


加上血常规检查,被称为临床检验新三大常规。

 

文献报道:


1、SAA、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及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时SA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RP。


病毒感染者SAA检测敏感性为100%,CRP检测对病毒感染不敏感,而细菌感染者SAA与CRP均升高,病毒感染者仅SAA升高,而CRP不升高。因此同时检测SAA和CRP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并有助于鉴别细菌和真菌感染。


2、SAA和CRP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


细菌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P<0.01),病毒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SAA/CRP比值却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


结论:联合检测SAA和CRP有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血清SAA/CRP比值的诊断更有意义。


3、SAA、CRP与血常规张WBC计数联合检测有助于儿科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诊断,病情评估,指导治疗,减少不必要抗生素的应用,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血常规、CRP和SAA


临床常见组合


检测指标

临床诊断辅助

常见治疗方案

WBC正常+CRP正常

依赖经验推理,可能为非细菌感染原因导致

依赖经验推理

WBC正常+CRP↑

提示存在细菌性或病毒感染的可能

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WBC正常+SAA↑+CRP正常

提示存在病毒感染的可能

★★★契合循证医学的要求

抗病毒

WBC↑+SAA↑+CRP↑

提示存在细菌性感染的可能

抗生素

 

微信图片_20210622131429.jpg


案例分析


患者:男、12岁、主诉‘’咳嗽、头痛2天、伴呕吐”、门诊查体情况尚可、体温39.5℃。


检验:WBC正常、CRP 6.2mg/L、中性粒细胞 65%、SAA 80mg/L。


诊断:根据患者体征及CRP+SAA+WBC联合检测结果,初步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经过蒲地蓝口服治疗,嘱咐患者多喝水多休息,三天后门诊复查SAA<6mg/L,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


分析:


入院时WBC、CRP、中性粒细胞正常;SAA升高,是典型的病毒感染症状。出院时SAA恢复正常,也印证了感染时上升快、治愈后下降快的特点。


临床用药准确得当,节省了患者费用,也避免了抗生素滥用。

 

以上病例可以看出,通过非特异性感染指标的组合使用,从而获得快速的、特异性辅助诊断效果是应用的创新;血常规、 CRP、SAA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从而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对国家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来源:检验医学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